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社會學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ologists of Education
作者: 楊國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社會學家是於教育與社會學研究中提出一家之言,對教育社會學理論的建立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及影響的人物。首先,社會學(sociology)一詞為法國的孔德(Auguste Comte)於一八三八年首創,其後英國的斯賓塞(Herbert Spencer)於一八五○年提出〔社會靜學〕(Social Statics),對社會學的奠基有重大的貢獻,也是往後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基礎。
  其次,最早以系統方式討論社會與教育之關係者為美國的華德(Lester F. Ward),在一八八三年出版〔動力社會學〕(Dynamic Sociology)一書,以「社會動學」(social dynamics)說明教育與社會進步的關係。一八九九年杜威(John Dewey)著有〔學校與社會〕(School and Society),指出學校是一種社會制度;一九一六年又出版〔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進一步肯定教育的社會功能。
  在歐洲,法國的涂爾幹(Emile Durkheim)於一九○六年出版〔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一九二二年遺作〔教育與社會學〕(Education and Sociology),具體指出教育的社會化(socialization)功能;德國的韋伯(Max Weber)一九○四至一九○五年出版〔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及其後的社會學論文,開始重視教育的選擇功能;英國的曼海姆(Karl Mannheim)出生於匈牙利,一九二九年出版〔意識型態與烏托邦〕(Ideology and Utopia)及〔知識社會學論文〕(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說明教育與知識形成過程的關係。
  一九二八年安傑爾(R.C. Angell)發表〔科學、社會學與教育〕(Science, Sociology and Education)一文,強調教育社會學為理論社會學的一支,將Educational Sociology改稱Sociology of Education。一九三二年華勒(Willard Waller)在〔教學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中,以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說明學校就是一種社會有機體(social organism)。一九五○年代後社會學者參與教育社會學研究者日多,如美國的布魯柯福(W.B. Brookover)、葛羅斯(N. Gross)、柯溫(R.G. Corwin)與畢德威(C.E. Bidwell),以及英國的弗勞德(J.E. Floud)、哈爾西(A.H. Halsey)與班克斯(O. Banks)等。
  一九六○年代,教育社會學注重驗證社會結構、社會階層、社會流動與教育的關係,如柯爾曼等人(James Coleman et al.)的「教育機會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1966)的調查;布勞與鄧肯(P.M. Blau & O.D. Duncan)的〔美國職業結構〕(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1967)的分析;以及在英國,格拉斯(D.V. Glass)對「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in Britain, 1954)的研究等,均係採實證調查的取向。
  一九七○年代興起非實證之質的研究取向,則可追溯自胡塞爾(Edmund Husserl)的現象學(phenomenology)與韋伯的解釋社會學(interpretative sociology)。舒茲(A. Schutz)又綜合兩者提出現象社會學(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此等觀點大大影響後來教育社會學的發展,如象徵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與俗民方法論(ethnomethodology)的研究,統稱為學校教育俗民誌(ethnography of schooling);現象學方法論也結合知識社會學在學校課程的研究,形成教育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象徵互動論於一九三七年為布魯默(H. Blumer)所提出,但其理論傳統則來自米德(George H. Mead)、顧里(Charles H. Cooley)等人。同一陣營尚有貝克爾(Howard S. Becker)、高夫曼(Erving Goffman)等人。俗民方法論的代表人物則為賈芬可(Harold Garfinkel)。至於教育知識社會學,繼曼海姆知織社會學之後,一九六六年美國柏格耳與陸克曼(P. Berger & T. Luckmann)出版〔實體的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將舒茲的理論發揚光大,知識社會學由鉅觀進入微觀。一九七一年英國楊格(M.F.D. Young)在〔知識與控制〕一書中,開始運用現象學原理於教育社會學的研究中。教育知識社會學乃對學校課程的不當提出批判,以美國的鮑渥斯(S. Bowles)、法國的阿杜塞(L. Althusser)與南美的弗雷勒(P. Freire)為代表。同時,也有英國的柏恩斯坦(B. Bernstein)進行社會語言學研究,法國的波迪爾(P. Bourdieu)對文化再製(cultural reproduction)理論的探討,以及美國的艾波(M.W. Apple)對意識型態與課程的研究。
  在社會階層化的研究,主要有功能論(Functional Theories)與衝突論(Conflict Theories)之不同。前者強調階層化及社會分工所需,代表人物包括:帕森斯(T. Parsons)、墨頓(R. Merton)、戴維斯(K. Davis)、穆爾(W.E. Moore)、李維(M. Levy)等人;後者認為階層化是權力和利益分配的結果,代表人物包括:達倫多夫(R. Dahrendorf)、寇舍(L.A. Coser)、雷克斯(J. Rex)、鮑渥斯、季廷斯(H. Gintis)、波迪爾與派色倫(J.C. Passeron)等人。此外,有關社會變遷的研究,主張直線式(Linear)的有孔德與斯賓塞;主張循環式(Cyclical)的為史賓格勒(O. Spengler)與湯恩比(A.J. Toynbee);索羅金(P.A. Sorokin)則以重現循環(recurrent cycles)加以調和。在社會變遷的理論中,亦有功能論與衝突論之分,前者強調平衡和諧才能發揮功能,以派森斯及墨頓為代表;後者認為衝突與對立才是變遷的原動力,以馬克斯(Karl Marx)、達倫多夫及寇舍為代表。
  縱觀當前教育社會學發展的另外一項主要趨勢即受新馬克斯主義(Neo Marxism)與後現代主義(Postmodemism or Postmodernity)的影響。在新馬克斯主義方面,包括沙特(J.P. Sartre)的存在馬克斯主義(Existentialist Marxism)與哈伯瑪斯(J. Habermas)的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等。尤其是後者出身的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更有不少代表人物:如阿多諾(Theodor Adorno)、賓賈明(Walter Benjamin)、弗洛姆(Erich Fromm)、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及馬庫色(H. Marcuse)等人。在後現代理論方面,包括巴德利亞(J. Baudrillard)、李歐塔(J.F. Lyotard)及傅科(M. Foucault)等人。以上這些人物都直接與間接地促使教育社會學的理論向前繼續的演進,內涵不斷地擴展開來。(參見個別人物之介紹)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社會學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