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明代程朱學派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明代程朱學派初期為顯學,中葉後漸為陸王學派所掩蓋。理學興起於北宋,至南宋朱熹集其大成;惟程、朱理學直到朱熹去世之後始開禁,至元代將程、朱之經傳、集注列為科舉之程式,乃成官學,而居於獨尊的地位,則是明朝建立以後的發展。
  明初,劉基、宋濂等崇尚程、朱之學,以孔、孟之書為經典,以程、朱注解為圭臬。永樂年間,以程、朱為標準 ,彙輯經傳、集注編成〔五經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等書,詔頒學宮,統一思想,程、朱理學乃取得了獨尊的地位。
  初明學者,如劉基、宋濂、曹端、薛瑄、吳與弼等皆朱子門人之支流餘裔,承接朱子格物致知工夫,為學著重「多學而識」,寓約禮於博文。師承有自,矩矱秩然,守先儒之正傳,無敢改錯。唯此時之程朱學派,以各有偏重,遂分為兩派:一派可謂為致知派,以宋濂、王禕、方孝孺等為代表;一派可謂為躬行派,以曹端、薛瑄、吳與弼、胡居仁為代表。致知派主張寓約禮於博文,復古通經,學求其是而不空言性命;躬行派則認為「自考亭(朱熹)以還,斯道已大明,無煩著作,直須躬行耳」,故主張管束身心,抑制感情,樂天安命,只著重在修養上做工夫,而不著重在學問上做工夫。後來薛瑄與吳與弼,對程、朱之學的體認不同,以致各走極端;薛瑄只注重朱學中的「下學工夫」,以致「困於流俗」,思想拘守,而吳與弼則偏重朱學的「上達工夫」,強調「靜觀」、「洗心」,以致成為中明王學之肇端。
  程朱學派的思想體系中「支離」的毛病,正是中明時期王學得以風靡一時的主要原因,故黃棃洲在〔明儒學案〕中指出:「嘉隆以後,篤行程朱,不遷異說者,無復幾人矣。」
  中明學術風氣之轉變,實始自陳獻章(白沙),而大成於王守仁(陽明)。陳獻章的思想是朱學末流繁細拘守的學風所激起的反動,而王守仁的思想則又受陳獻章思想的導引。
  論中明之學術,雖以白沙、陽明為大宗,然呂涇野、羅欽順之學,亦不容忽視。欽順之學本之程朱,重在求理,故反對陽明重良知或直覺,亦即重在明心而不重思考之失;更指出陽明所編〔朱子晚年定論〕之謬誤。涇野之學則集程、朱之學及關學之大成,其講席之盛幾與陽明齊名,一時篤行自好之士,多出涇野之門。
  王學末流在萬曆、天啟年間,幾已與禪宗打成一片。東林學派領袖顧憲成、高攀龍提倡格物,以救空談之弊,可謂王學之第一次修正;劉蕺山晚出,提倡慎獨,以救放縱之弊,可謂為王學之第二次修正。由於這兩次的修正,使晚明學者漸走上厭蹈空、喜踏實的途徑,而上接程、朱之學。
  東林學派的思想,主要是繼承程、朱餘緒,而劉蕺山的思想,主要是淵源陸、王之學,因此我們可以說蕺山之學是明代陸、王之學的殿軍,東林之學則是明代程、朱之學的殿軍。
  其實明代中期,王門六派在傳揚師說的過程中,其內部已漸起分化,有的傾向於程、朱的道問學,有的主張和會程、朱、陸、王的學術異同,有的則出入佛、老之間。此外,中明還出現了王廷相、呂坤等反理學的思想,他們對陸、王心學的修正、辯難,也形成了明代中後期理學發展的重要內容。
  洎至晚明,程朱學派以羅欽順、崔銑、何塘、黃佐、張岳、陸世儀等為其代表,而東林學派亦可歸類為晚明程朱學派之支流;他們一方面對陸、王心學加以批判,但在態度上,則不像過去正宗的程朱派學者之於陸、王心學予以全盤否定,而亦接受其部分見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明代程朱學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