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uò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à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uò |
解釋:
[名] 1.綿絮、粗綿。《說文解字.糸部》:「絡,絮也。」 2.網。《文選.張衡.西京賦》:「振天維,衍地絡。」李善注引薛綜曰:「絡,網也。」 3.繩索。唐.王勃〈乾元殿頌〉:「祥飛井絡,震鱗題瑞朔之元。」 4.馬籠頭。南朝梁.簡文帝〈西齋行馬詩〉:「晨風白金絡,桃花紫玉珂。」唐.李白〈陌上桑〉詩:「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 5.瓜果內的網狀纖維。如:「橘絡」、「絲瓜絡」。 6.中醫上指人體的血管和神經系統。如:「經絡」、「脈絡」。 [動] 1.纏繞。宋.陸游〈山園書觸目〉詩:「瘦篁穿石竅,古蔓絡松身。」 2.包羅。《文選.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 3.套住。唐.李賀〈莫愁曲〉:「青絲繫五馬,黃金絡雙牛。」 4.維繫、聯繫。如:「聯絡」、「籠絡人心」。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ào |
解釋:
參見「絡子」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㈠ㄌㄨㄛˋ 1. 綿絮、粗綿。《說文解字.糸部》:「絡,絮也。」 2. 纏繞。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宋.陸游〈山園書觸目〉詩:「瘦篁穿石竅,古蔓絡松身。」 3. 網狀或具網狀紋理之物。如:「網絡」、「絲瓜絡」。漢.張衡〈西京賦〉:「振天維,衍地絡。」明.陳子龍〈報夏考功書〉:「而邏絡忽嚴,津梁頓絕。」 4. 中醫名詞,指人體血管及神經系統。《宋史.卷四二八.道學列傳二.楊時》:「凡紹興初崇尚元祐學術,而朱熹、張栻之學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脈絡皆出於時。」《官場現形記》第三○回:「冒得官聽了,心上尋思:『原來求差使有許多經絡。』連忙謝了又謝。」 5. 條理、線索。《宋史.卷四二八.道學列傳二.楊時》:「凡紹興初崇尚元祐學術,而朱熹、張栻之學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脈絡皆出於時。」《官場現形記》第三○回:「冒得官聽了,心上尋思:『原來求差使有許多經絡。』連忙謝了又謝。」 6. 馬籠頭。南朝梁.簡文帝〈西齋行馬〉詩:「晨風白金絡,桃花紫玉珂。」唐.李白〈陌上桑〉詩:「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後亦引申為控制。《宋史.卷四三五.儒林列傳五.胡安國》:「自蔡京得政,士大夫無不受其籠絡。」 7. 籠罩、覆蓋。漢.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宋.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縈林絡石隱復見。」 8. 套住。《淮南子.原道》:「絡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唐.李賀〈莫愁曲〉:「青絲繫五馬,黃金絡雙牛。」 9. 維繫、相連接。如:「絡繹不絕」、「聯絡」。《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也有幾分的,也有上錢的,絡續零星討將來。」 10. 未經浸泡的麻。《說文解字.糸部》:「絡,……一曰麻未漚也。」 ㈡ㄌㄠˋ。 「絡子」:以線索結成之網狀袋子。《紅樓夢》第三五回:「寶玉笑向鶯兒道:『煩你來不為別的,也替我打幾根絡子。』鶯兒道:『裝什麼的絡子?』」 |
|
注音: | ㈠ㄌㄨㄛˋ ㈡ㄌㄠ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絡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