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世俗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cularization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世俗化的涵義可從兩方面來討論:其一,就生活方面來看,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結果,使西方人醒悟到理性的重要性,逐漸對原先的出世、節欲、注重來世準備的生活觀,感到懷疑,轉而講究把握現世,追求個人的快慰,追逐於此生此世的生活價值,因此一種復古的,追逐古代希臘、羅馬人的世俗生活的價值受重視;進而對禁錮在獨斷的宗教信仰,以及由此而表現在哲學、文學、藝術、戲劇、詩歌等方面出世的生活觀,產生了厭倦,現世的生活觀,遂取代了出世的生活觀。其二,就教育方面而言,歷經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及科學發展,影響教育的世俗化。首先人們開始相信科學為人發現了許多自然的定律,以為在政治、經濟、天文、教育等各方面,均應對此等自然律奉行不渝。同時由於對自然的了解,相信人的自然本性是善的。這一信念的確立,改變了以人性本惡為基礎的基督宗教的道德教育。經驗主義的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就把道德教育世俗化了,相信個人能否控制自己的欲求,完全依賴個人的理性。宗教教育對道德教育的影響,開始消失。此種演變,可謂教育的世俗化。其次,教育的世俗化也意味著教會對人民教育權的鬆弛。以往歷經中世紀的演變,教會對人民的教育多所參與,但是宗教改革以後,新、舊兩教會紛紛以教育來爭取人民對教會教義的認同,因而設立學校,推展教育,甚多此類活動背後均含有擴張教會勢力的意味。但是啟蒙運動以後,社會改進,道德提升,知識普及,已被認為是一個良好政府應該做的工作。此外,無用的消除,知識的進步,也有助於人類幸福的提高。因而社會中的機構,如政府,就應該積極推動教育;此時教會已不再是主要的教育推動者了。這種演變可視為學校教育的世俗化。因為宗教教育的地位,在政府積極參與教育實施下,早已大不如前,唯實的實用科學知識,已經充斥於學校教育內容之中,而不再是宗教教義的灌輸。
  與世俗化密切相連的另一個名詞是現代化(modernization)。推動現代化的三個基本理念是理性、科技與發展。三者都與傳統相背。理性要求說明、解釋與實證,不再向傳統與權威低頭。現代人處身宇宙與人間,謀求解脫一切來自自然的與天生的束縛,根據理性建立自然、人文與社會科學,並且落實在自己發明的技能中間。這樣可說「人定勝天」,不是傳統的「聽天由命」。現代化的第三個基本理念是人類永無止境的發展。現代化進入社會的各個領域,諸如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科技軍事及通識教育之外的越趨細分的各種知識,都是它的產物。與現代化連結在一起的現象便是自由化、民主化、工業化、都市化等等,而我們要處理的是世俗化。
  世俗與神聖或宗教相對。現代世俗化現象即是有關自然、人文與社會的事理,逐漸擺脫來自傳統的宗教而根據理性、科技與發展。大自然帶來的風險不再訴諸鬼神,生老病死不再訴諸命運,社會各領域的事件不再歸諸禮俗,此是世俗化的消極面,即擺脫宗教的伽鎖。而世俗化的積極面則在肯定宇宙與人生含有的意義與價值,因此理性與科技能夠永無止境地發掘宇宙與人生的意義,實現其價值。此可見於現代自然、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獨立精神,拒絕外來的任何干預。為此世俗化現象,如同現代化現象,為宗教與傳統製造強烈的衝擊,成為人類文化的一大課題。
  宗教的核心是信仰,它答覆的是宇宙與人生之謎。宇宙與人生是什麼?意義與目的何在?什麼是善?什麼是罪?痛苦的由來與目的是什麼?如何獲得真幸福?什麼是死亡?死後又將如何?宇宙與人生結局如何?現代世俗化的三個理念處理的是可以實證的宇宙與人生問題,或可說是形而下的世界。它無能處理宇宙與人生之謎,屬宗教信仰的對象。信仰與促成世俗化的理性不同,它是智慧或靈性,接觸神聖世界,答覆宇宙與人生的終極問題。理性不管屬於信仰領域的神聖世界,且該置身於外。若現代化排斥信仰,是非常不合理性的態度,已不再稱為世俗化而是世俗主義(secularism)。世俗化是合理的,世俗主義越界進入理性無能處理的信仰領域。但另一方面,假使宗教藉其權威直接干預理性與科技,也是不合信仰的態度,因為信仰並不直接答覆宇宙與人生的實證問題。根據以上的分析,可見出宗教與科學、信仰與理性的關係是現代文化非常重要的課題。二者間的關係相當複雜,該是領域分明,同時並存與交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世俗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