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金石拓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蘇瑩輝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金石拓片一辭,是指用墨傳搨金屬(以銅為主)及石質上雕刻(或範鑄)的圖象或文字在紙張(或布帛)之上而言。不過,從廣義言,亦包括磚瓦、陶器在內。我國在墨拓法創始以前,即有鈢(從金從木,秦漢以後多作璽)印之應用,璽印初鈐於封泥,繼則鈐蓋在紙帛之上。用璽印鈐蓋於紙或帛的上面,和用紙在石碑上搨墨(或朱),這兩種方法,為中國印刷術發明的前驅,似乎已被中外學人所公認。並且,就傳播文字的方式言,墨拓法實為璽印與雕板印刷間的橋樑,它具有承前啟後之功能。用以拓墨(或朱)的紙,乃文房四寶之一,至今仍不失為最流行的書寫材料,它的優點,是能歷久不變,尤為近代一般木漿造紙所不及。其餘的二寶為筆和墨,這兩種工具,都影響了中國文字的風格;而我國墨汁的優良品質,在於它的光澤和持久性,更被各國人士所稱道;它和國產的杭連紙,同為傳搨金石文字的重要憑藉。
  關於墨拓商、周、先秦青銅器上的銘文,趙宋已先,未之前聞。按清代乾嘉以後,錢小蘭、阮伯元皆以摹搨金文著稱,而拓本始被人們重視。其時以拓墨名家者,有陳介祺、僧達受等,清人之傳拓彝器全形者,始於馬傅嚴氏,傳其技者,有僧六舟及陽湖李錦鴻諸人。民國以來,精拓銅器全形及銘文者,首推金谿周希丁氏,閩侯陳氏徵秋館吉金圖和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部分金文全形拓片,皆出周氏所拓,其搨花紋雖稍遜陳簠齋一籌,然頗得陰陽向背之理,以較夢坡室獲古叢編,其優劣自可立判。自攝影術發明後,對於金石圖文之攝照,雖極稱便,然纖細如甲骨刻辭以及鼎彝銘文之在器內者(如洹子孟姜壺之類),率皆不便照相,仍非拓墨不可。
  現代歐美學人,於鑑賞我國彝器銘文的興趣較少,又不諳施以氈墨,故每將極佳的銘文(有史料及書法上價值者)棄置不顧。數十年前,英國葉慈(W. Perceval Yetts)於銅器銘文,獨能注意及之,故於柯爾[中國銅器集]諸書中,均用黑字顯示其銘辭。他所用的方法,係在原器銘文之上,塗以白粉,然後攝影;再將照片與原器對照其銘文,用墨水描出,然後再將照片漂白,即成黑字,乃以製版印刷。依此法製成的銘文,雖較銹蝕不易施墨之拓片為更佳,但採用此種黑字之法,為著書計則可,若傳搨數紙以贈同好,則仿似拓墨較為簡便。傳搨金、石圖文雖為小技,然而拓片從另一角度看,它卻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片段的直接證物,也是無從否認的事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金石拓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