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習方式(學習型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earning Style
作者: 簡紅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習方式或學習型態乃是個人所喜愛或慣用的學習方法,是由一些明顯的行為組成,這些行為是個人如何自環境中學習以及如何適應環境的指標。學習方式同時也透露出個人的認知、情意和動作技能各方面的特質。
  學者對學習方式的定義可摘要敘述如下:
  1.班納特(J. E. Bennett, 1979):學習方式是個人所喜愛的學習方式。代表影響個人如何去刺激、記憶、思考與解決問題的一群人格與心理特性。
  2.鄧恩等人(R. Dunn & K. Dunn, 1979, 1982):學習方式是每個人對環境、情緒、社會、和生理諸方面的刺激產生反應的方式,也是個人吸收和保留資訊或技能的方式。
  學習方式的分類:
  1.費雪(B. Fischer & L. Fischer, 1979)舉出一種比較綜合性的分類方法:(1)按部就班型:這類型的學生喜歡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進而達到全盤的了解。此型的學生可自編序教學中獲得相當的益處;(2)直覺型:屬於此型的學生喜歡隨興之所至,到處收集資料和經驗事物,從而產生有意義和正確的推論,當然也犯較多的錯誤,教師必須引導他們學習追溯自己的思考與直覺;(3)感覺專長型:此型的人主要是依賴一種感覺來獲取資料訊息與形成概念。最普遍的可分為聽覺型、視覺型與體覺型。①聽覺型: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透過聽覺過程。講述法、團體討論法、錄音帶教學,以及直接的訊息傳達都很適合他們。②視覺型: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透過視覺過程。可以具體的教材或教具、實例和其他視覺媒體等,來滿足學習的需求。③體覺型: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透過體覺過程。他們必須「從做中學」;(4)感覺通用型:此型的學習者使用全部或多種感覺來收集資料訊息和獲得領悟;(5)情感涉入型:此型的學習者在充滿情感氣氛的班級教室中學習得最有效;(6)情感中立型:此型的學生在情感氣氛相當中立、沒有人際衝突、只有智性而無感性的教室中,學習得最多;(7)明確結構型:當教師把學習情境、教學目標、教室規則等安排與指示得很清楚,很有結構時,此型的學生學習效率最高;(8)開放結構型:此型的學習者在開放的學習情境裡,感覺十分自在,易於進行探究和學習;(9)折衷型:此型的學生能視情境而使用不同的學習型態。在學校的表現一般都很成功,很受教師的歡迎;(10)心理受損型:此型的學生在生理上是正常的,但在自我概念、社會能力、智性等方面有所損傷,以致發展出拒絕學習或避免學習等負面的學習方式。
  2.奇夫(J.W. Keefe, 1982)以為學習方式顯示出一個人所用以最容易、最有效率、最有成效地了解自己、外界,以及兩者之間關係的自然方法或手段。因此學習方式可分為認知方式、情意方式及生理方式三方面。其分類方式如下圖表所示。
  3.安威斯特(D.R. Entwistle, 1981)、派斯克(G. Pask, 1976)、石梅克(R.R. Schmeck, 1982)諸氏以為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各種不同學習情境下,所採用的某種相當一致性的學習策略的偏好。
  鄧恩夫婦(R. Dunn & K. Dunn)將學習方式視為學習者對學習情境諸種刺激的反應結果,而當學習者的內在需求不同時,其反應刺激的結果便不同,即學習方式的不同。是以學習者內在的需求便是造成不同的學習方式的因素。以下茲就四個層面來了解學習者的內在需求。(1)環境面:指在讀書環境中,具有不同習慣的學生對環境的條件,表現出不同的心理需求。因學生對環境的需求有個別差異,因而就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此環境條件包含聲音的大小、光線的明暗、溫度的高低及座位的固定或異動等。(2)情意面:指在讀書時學生個人心理上的需求與心理狀態。因學生在讀書時心理需求與心理狀態有個別差異,故會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此心理需求包含成就動機的高低、堅持力的強弱、責任感的強烈、秩序感與時間觀念等;(3)生理面:指在讀書時,學生個人顯示在生理上的需求。因學生生理需求的個別差異,故而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此生理需求包含知覺(聽覺、視覺、體覺)的偏好、飲食習慣、時段之影響(上、下午或晚間時段的精神各不相同)、體能動靜的特徵等;(4)社會面:指在讀書時,學生個人對同伴的心理需求。因學生的社會需求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會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此社會需求包含有團體參與、個人獨處、親密關係、小組合作、成人支持、對象的選擇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習方式(學習型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