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兩難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liǎng ná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ǎng nán
解釋:
  1. 左右為難,這樣或那樣都感到為難。
    【例】兩位摯友起了爭執,各有各的立場,彼此僵持不下,讓他調解起來,陷入兩難的困境。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兩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ǎng nán
解釋:
左右為難,無論如何做均無法圓滿。《儒林外史》第一回:「這個果然也是兩難。若要去時,王相公又不肯;若要不去,親家又難回話。」《文明小史》第一三回:「想幫百姓,上司面前又難交代,事處兩難,如何是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兩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ilemma
作者: 溫明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兩難也是一種論證或論證的形式,最常出現於道德論題上。因為道德論題涉及價值判斷,價值判斷又不像自然科學般真假值相當肯定而明確,而是常具相對性。
  兩難式教學最早出現於希臘的辯者。普羅泰格拉斯(Protagoras, 481~411 B.C.)主張「人為萬物之尺度」,一則肯定人為主體的地位,再則強調真理的相對性。其所提倡之兩難問題論證方式,乃讓論辯對方落入左右為難的困境。如教師向學徒傳授論辯訴訟訣竅,但要求於勝訴後要付學費。屆時,學生卻因不願付學費而與教師對簿公堂。此訴訟對師生均是兩難的情境。因為若學生敗訴,則學生依法得付學費給老師;若學生勝訴,則依其與其師之約定,亦需付學費。教師方面亦然。解決此兩難的方法即採取反面思考。即學生敗訴時,則依其與教師之約行事;反之,當其勝訴時,則可依法不必付費。
  在道德判斷上,廣義的兩難可以涵蓋:(1)個人所持之道德理性間的衝突:此等衝突亦為原則與原則間的衝突;(2)時空所造成之衝突:此等衝突乃因時空之變遷導致人、事、地、物之變遷,此時此地與彼時彼地之價值觀間產生了衝突;(3)不同領域間之衝突:如宗教與法律間的衝突;自我利益與公共或他人利益間之衝突;(4)實然面與應然面之衝突:此等衝突乃理想與實際;或思想與行為;知德與行德間之衝突。
  上述衝突所造成的兩難情境又可以依據心理學的觀點歸納為趨或避之間所構成之衝突。眾所周知的兩難例子之一是當代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的學生所面臨的情境。沙特的學生不知道他到底應該留在巴黎陪侍其寡母,或遠赴英國加入反納粹的戰役中。其在道德或心理上兩者均為其所欲者,然而在魚與熊掌間卻只能擇其一,便遇到兩難的困境。
  雙避衝突指不論原則、理性或領域,兩種都呈現不合理或不對,但又迫使人必須擇一而行,如偷東西是不對的,殺人也是不對的。當被迫從中作一抉擇時,可能只好採取功利主義的觀點,即中國人所稱之「兩權相害取其輕」。
  另外的趨與避衝突,如「又要馬兒肥,又要馬兒不吃草」即屬之。此等衝突無關主體道德義務或責任之要求,而是利益衝突所致。既是利益衝突,故不免由功利主義觀點衡量利益的強弱多寡。在道德教學上亦藉解決道德兩難的困境以釐清價值觀,此方法即為價值澄清法。
  綜上所述,兩難困境的產生乃基於道德本質上具有相對性特質;而且人類的知識又有限,無法掌握所有的知識與宇宙。故隨著人類知識與智慧的增進,兩難情境將漸能獲得合理解決。(摘錄兩難式教學流程圖於下圖以供參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兩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兩難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