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現代主義 - 教育百科
後 | |
現 | |
代 | |
主 | |
義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ostmodernism |
作者: | 張鍠焜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後現代主義是二十世紀下半葉的重要思潮,表現在建築、音樂、繪畫、文學和哲學等方面。後現代主義並無明確範圍和一致立場,而是多數不同領域,出發點不同的學說的統稱。唯一相同的特性是質疑並嘗試逾越且否定既有的標準或典範,以之為基礎,主張不要標準,自是其是。 後現代主義標示著對現代主義的質疑。現代主義是淵源於啟蒙時代的思想觀念,立基於人的主體性,主張藉理性的逐步開展,去除蒙昧的桎梏,追求精神自由,尋繹萬事萬物的條理,察視世界的法則性,並向合理有序的圓滿生活邁進。現代主義往往堅持所謂理想或完美的典型,奉之為評斷的圭臬。後現代主義則認為這種完美的典型,阻礙了其他的可能性,因而主張超越標準,激發更多的創意。為了否定這種標準,乃進而質疑現代主義據以為基礎的理性、秩序、和諧、進步等觀念。 後現代主義在各種藝術方面表現突出。在建築方面即有所謂後現代風格。工業時代的現代主義建築強調尋求最大效益的居住功能,設計最易配置及利用率最高的方型空間,並省略一切與居住功能不相干的裝飾和具有象徵意義的建築單元,形成當前隨處可見堆積木式的水泥大樓。後現代主義的建築觀反對以居住功能為唯一鵠的,主張建築應能反映居住者的個性,傳達人的瑰奇想像。建物形貌、空間配置、各種建築單元的結構,毋須完全以居住便利為原則,也不必有單一的風格。從而可以用不同風格造形的拼組(如中國式屋頂加希臘神殿廊柱加日本式榻榻米地板)。借用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建築單元,或獨創的造形,成為一種充滿意趣的建築。 在音樂方面,傳統音樂觀認為音樂是有組織的音響律動,可以觸動聆聽者的情緒,後現代主義音樂家則主張打破音樂的組織性和作曲者的主導作用。著名的例子有凱吉(John Cage)所創的機遇音樂(Chance music)。如一九五一年的「幻景之四」(Imaginary Landscape No.4),以十二部播於不同電臺節目的收音機和二十四名演奏者與指揮同時奏樂,讓聽者自己游移於混雜的樂段總匯,隨機拼組各樂段成為一闕「作品」。凱吉在一九五二年又發表了「四分三十三秒」(4'33""),讓演奏者在鋼琴前靜坐四分三十三秒,不彈一音,讓聽眾經歷了等待、驚咤、焦急、懷疑、憤怒或靜謐及領悟等心理變動,同時聽到一些不經意出現的聲響。凱吉說,無聲也能觸動人的情緒,可以激發對聲音的期待,也是音樂的一種。 在繪畫方面,傳統認為繪畫是對物象的生動描摹,後現代美術的發展則是逐漸由物象解放出來,進而把結構、輪廓、空間、筆法、動態性、層次、色彩等繪畫元素簡化至最少。抽離一切所謂繪畫的特性,只剩單純的色面或線條。甚至在觀念藝術一派,連作品也不顧,而著眼於創作歷程的紀錄。 在文學方面,傳統文學是以語文描述某種物象、樣式,或七述某個事件或狀態,並以合理的時間、空間和關係秩序來連接所有的描述面或七述情節,形成前後照應、合理有序的篇章結構。後現代文學則刻意運用一些片斷、零散、顛三倒四的絮語,不定的時空及關係,跳躍的七事觀點,以發展多元樣式的文學。 後現代主義藝術駁斥既有的標準與典範;後現代哲學則深入質疑標準和典範背後的基礎。法國哲學家傅科(M. Foucault)指出:所謂「人是理性主體」,並非確切不移的真理。否認理性是人的最高理想,因為這樣的想法限定了人發展的可能性,也抹煞了人的其他性質,所以主張人應該不斷嘗試創造自我,對一切觀念採取持續批判的態度,免於束縛,以呈現人的多元樣式。德希達(J. Derrida)則認為所謂作品是一堆歧異念頭的錯雜堆置,從未存在連貫有秩、理序統整的思想表述。一切都是跳躍的、斷裂的。詩的言語最能顯露作品的不連貫性,詩意的表述常是意象的跳接,其間的聯繫並沒有必然的順序,充滿了罅隙和重置的可能性。因此作品所有的並不是一種單純性的「意義」。尤其就讀者來說,由於語言的「延異」性,理解自始即是不可能的。憑著對言意斷裂和延異性的體察,德希達斷言所謂統整的觀念、思想體系、終極理性等,都是虛幻的。 後現代主義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李歐塔(F. Lyotard)則試圖模糊知識的界限。認為每一種學術都不是絕對真理,而是一種七述(narrative),如科學七述並不比文學七述更真實。沒有一種特別居於優越地位的七述,且永遠找不到可以放諸四海皆準的宏大七述(grand narrative),只能找到局部性的、小群體間能認可的七述。他主張不要再緬懷整體與統一,不要追求普遍共識;要面對差異,接受並嘗試「非常理」(Paralogy),以發展多元的七述。 後現代主義突破了種種標準和典範,企圖展現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但又不能推翻這些標準和典範,只能要求尊重不合標準的作品。至於能否由此產生具有永恆價值的作品,全然置而不論作品能否得到普遍認可,也不在考量之中。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後現代主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