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喬衍琯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訂補,傅熹年整理。莫氏原書(下稱〔莫目〕),已另有條目。傅氏訂補,多出原書數倍,分為23卷。
  傅增湘(1872-1950)字沅叔,四川江安人。清光緒24年(1898)進士,歷任袁世凱祕書、直隸提學史,北洋政府教育總長、故宮博物院院長等。富藏書,訪書、校書甚勤,有〔雙鑑樓善本書目〕、〔藏園群書題記〕等。熹年則是增湘的孫子。在1974-1983年間,曾整理過〔藏園群書經眼錄〕等,按著整理本書,而於1988年完成。
  此書卷首有「整理說明」,民國元年增湘攜〔莫目〕南北訪書,有見即錄,民國3年(1914)並校訂排印,此後仍陸續校補。至於整理工作,係據增湘擬定的方案和體例,根據其著錄手稿、撰述、日記、札冊等17種,作為主要依據,按統一體例歸納而成。〔莫目〕包括書的別本共4,029種,訂補本包括別本,共補入8,950條,文字約為〔莫目〕3.5倍。
  這一訂補本材料豐富,又出於增湘之手,內容精覈,在同類記錄、考訂古書善本的書目中,可說無出其右。書中偶記其校書的結果、心得,訪書的經過,善本的流傳,尤其有價值。熹年在整理的工作上,從頭緒紛繁的資料中,細心摘錄,井然有緒。勝於邵章增訂其祖父懿辰的〔四庫簡明目錄標註〕。
  不過因為並不是增湘自己有計畫編成,所據的資料題材不一,在體例上,繁簡精粗便很有出入。雖說所收遠比〔四庫全書總目〕著錄為多,然仍囿於其範圍,如釋道兩家增補有限,又未收〔釋道〕和〔道藏〕。小說、戲曲,久已成為顯學,也都一書不收。據雜家類雜編之屬熹年按語,此書循例的收若干叢書,子目浩繁,凡已見於〔中國叢書綜錄〕者即刪去,僅記其行款板式。從〔儒學警悟〕到〔汪氏振綺堂藏板書〕,僅73種。而如〔士禮居叢書〕、〔四部叢刊〕等,多據善本,對考訂板本很有價值。又如著錄〔附釋文十三經注疏〕的阮刻本、經解本,卻未記刊行較早,且為阮元常引校的閩、監、毛本等。至於〔二十四史〕、〔二十五史補編〕,則未見著錄。一些較精善的晚近校注本、刻本、印本,每從闕。至於排印本,更少記載。這些都難免不夠完備。
  此書附有書名索引,而無著者姓名索引。對於一些書名的冠詞,如欽定、御纂、增廣筆注等,在索引中未能除去,所以查閱時需注意。
  1993年北京中華書局,據手寫本影印,僅印了700冊,售完後應有再增訂本問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