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ī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ī |
解釋:
[名] 1.自然數的開始。如:「一、二、三……。」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2.姓。如明代有一炫宗。 3.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單個。如:「一人」、「一物兩用」。 2.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3.專注的。如:「一心一意」、「專一不變」。 4.全、滿、整。如:「一身是汗」、「一屋子人」、「一身是膽」。 5.每、各。如:「一班五十人」、「一頁六百字」、「共派八隊,一隊二十人。」 6.一次。如:「一而再,再而三。」《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7.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番茄,一名西紅柿。」 [動] 統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副] 1.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就起來。」 2.偶然。如:「一不小心」、「一不留神」。 3.表示加強的動作或突然的現象。如:「把頭一扭」、「用手一摸」、「天氣一涼,就感冒了。」 4.概括。如:「一般來說」。 5.每每、每逢。如:「一想到那件事,她總是笑個不停。」 6.放在二疊字動詞之間,表行為是不費力或嘗試性的。如:「雙手動一動」、「問一問」、「隨便說一說」。 7.事物的某方面。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不沾親,二不帶故。」 8.竟、乃。表示事出意外。如:「一至於斯」。《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9.皆。《荀子.勸學》:「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助] 表示程度,加強語氣。《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戰國策.燕策一》:「因仰而弔齊王桉戈而郤曰:『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連] 或。《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的末尾,念陰平聲;在去聲字前,念陽平聲;在陰平、陽平、上聲之前,念去聲。)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si̍t
|
解釋:
|
|
音讀: |
it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自然數之始。如:「一、二、三……。」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說文解字.一部》:「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2. 單個。如:「一人」、「一物兩用」。 3. 一次。如:「一而再,再而三。」《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4.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5. 專注。如:「一心一意」、「專一不變」。 6. 全、滿、整。如:「一身是汗」、「一身是膽」。 7. 概括。如:「一般而言」。 8. 每、各。如:「一班五十人」、「一頁六百字」。 9. 統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10. 指事物之某方面。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不沾親,二不帶故。」 11. 皆。《荀子.勸學》:「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12. 或。《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13. 竟、乃。表示事出意外。《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14. 表示程度,用來加強語氣。《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戰國策.燕策一》:「因仰而弔齊王桉戈而郤曰:『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15. 置於二疊字動詞之間,表行為是不費力或具嘗試性。如:「動一動」、「問一問」、「說一說」。 16. 另外。如:「蟬,一名知了。」 17. 每每。如:「一憶及童年,總覺回味無窮。」 18.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就起身。」 19. 偶然。如:「一不小心」、「一不留神」。 20. 表示加強動作。如:「把頭一扭」、「用手一摸」。 21. 姓。如明代有一炫宗。 22. 二一四部首之一。 |
|
注音: | ㄧ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一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