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馬瑞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ritain, Jacques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馬瑞坦(1882~1973)是當代法國著名的天主教哲學家與教育家,其關於教育問題與教育原則的論述,對於當代的基督教教育哲學有重大的影響。
  馬瑞坦生於巴黎,青年時曾入沙旁(Sorbonne)學院就讀,並在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聽過柏格森(H.L. Bergson, 1859~1941)的課。馬瑞坦於一九○六年時由新教改宗天主教,一九一四年起在巴黎天主教學院(Institut Catholique de Paris)講授現代哲學,一九四五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法國駐梵蒂岡大使。一九四八年後移居美國,並於一九四八至五六年間擔任普林斯頓(Princeton)大學的哲學教授。馬瑞坦晚年回到法國,以隱居生活度過餘生。馬瑞坦早年信奉柏格森哲學,後來則專注於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思想與理論的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藝術與經院主義〕(Art and Scholasticism, 1920)、〔智慧的深思〕(Reflections in Intelligence, 1924)、〔知識的層次〕(The Degrees of Knowledge, 1932)、〔完整的人文主義〕(Integral Humanism, 1936)、〔面臨抉擇的教育〕(Education at the Crrossroads, 1943)及〔人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Man, 1962)等書。
  在基本的哲學思想方面,馬瑞坦身為一位新湯瑪斯派(Neo-Thomist)信徒,相信阿奎納的思想對於當代仍是一個頗有活力的思想體系,因此致力阿奎納思想的闡述,並在其現代社會的應用上尤多發揮。其重要觀點如下:(1)在知識論上,他承認許多種知識存在的合法性(legitimacy),人可以藉著邏輯理性而知道,也可以藉著直覺理性(intuitive reason)而知道。前者包括自然科學、自然哲學、數學與形上學,對象都是可觀察的與可測量的;後者包括美學的洞見、神祕經驗及關於道德價值的日常知識等,其中美學的洞見發生於具體實在的層次,透過詩意般的情感,具體實在一閃而過,可以使我們所抓住的實在成為一種永恆,與美的永恆泉源相連。(2)在對人的看法方面,馬瑞坦指出,作為一個個體,人是屬於他所生活的社會;但作為一種位格(person),人是超越社會的。人具有不朽的靈魂,其地位高於社會;社會對此必須承認並要建立與個人適當的關係。(3)馬瑞坦接受了阿奎納關於上帝的〔五項論證〕(Five Arguments for God),並且提出了他的第六個論證,以所謂「存有的形上學直覺」(Metaphysical Intuition of Being)為其形上學的根基,認為每個人都會直覺到在主動思考過程中的「我」,並不是時間性的,從而由此得出,在對於無限存有進行思考行動中的「我」,其存在是永恆的。(4)馬瑞坦區分了國家與社會,並主張有秩序的民主,以對抗原子論式(Atomistic)的個人主義思想與否定個體的極權主義思想。簡言之,馬瑞坦視上帝為萬物的本源及最高根據,人的認識無非是以上帝所賦予的靈魂,來獲知上帝所啟示的概念。他所主張的是一種同時強調以神為中心,且兼及人性尊嚴與人格獨立的人文主義。
  在有關教育的論述方面,馬瑞坦曾說:「教育是自由的教育或博雅教育;此種教育應該向著智慧發展,以人性為中心,其目標是在發展人們正確思考、享受真理與美的能力。」基本上,馬瑞坦所有關於教育的論述都是環繞著前述的論點。馬瑞坦認為近代資本社會的混亂,來自於人們對於精神、道德及宗教的無知,所以他主張實行「道德上的再教育」與「宗教信仰的恢復」,以為應承繼中世紀以來的教育傳統,以宗教教育作為教育的核心及最高目標,同時也應重視人文科學及自然科學、科學史、藝術的學習,以進一步掌握科學與藝術的意義,領會人類在精神方面的成就。綜言之,馬瑞坦的教育哲學與其他重視古典主義的學者有許多相同之處,如他對於人類理性本質與沈思價值的強調,即類似柏拉圖(Plato)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看法;對於人類目的信念也與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354~430)、阿奎納等人相似。但他仍是屬於二十世紀的教育哲學家,他與當代的一些哲學家如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懷德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等人一樣,關心民主、多元化社會中的人類教育。
  總之,馬瑞坦的思想一方面是基督宗教的,一方面也是哲學的,他的看法對於不同宗教的人們來說或許有著過於獨斷之嫌,但是他對人性尊嚴、道德價值、博雅科目及宗教信仰等人類永恆財富的重視,在當前多元而價值略嫌混亂的社會中,對於教育工作者卻有更多的啟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馬瑞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