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林淑芬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國家書目之主要功用在記載一個國家所有的文獻,其內容不僅記該國領土內出版的各種類型、語文、媒體的文獻,並且對其領土以外出版的本國公民及本國語言的文獻也應收錄。
  國立中央圖書館為國家圖書館,負有典藏國家文獻、編製國家目錄之責任。又依據我國出版法第17條之規定,凡國內之出版品,皆須依法呈繳中央圖書館一分。因此,該館之館藏目錄,理應涵蓋所有全國之出版品,反映出國內各階段的藝文及出版盛況。國立中央圖書館編製之[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即融合了上述兩個特點,成為我國的國家書目。
  該目錄於民國49年(1960)9月創刊,定名為[新書簡報],之後相繼多次改名為[國立中央圖書館到館書目]、[國立中央圖書館新書目錄],59年(1970)元月起改用[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迄今。
  自創刊以來,該目錄向以月刊按期發行,每年並發行年度彙編本,每5年則發行五年彙編本。自民國81年度,按月發行之月刊本改以季刊印行,而五年彙編本,自53年出版首輯起,迄今已出版6輯,目前即將發行第7輯。目前季刊本免費寄贈各圖書館參考利用,年度彙編本及五年彙編本則依定價發售。
  [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之收錄範圍,以依法呈繳到館之新版中文書刊為主,海外地區出版品,經由贈送、交換或購買到館之中文資料亦一併收錄,臺灣地區出版之外文資料,亦收錄於後。因此該目錄所收資料內容包括甚廣,舉凡中華民國境內出版之圖書,連續性出版品、地圖、樂譜、視聽資料、政府出版品、藝術品,以及未正式出版之博碩士論文資料,皆在收錄之列。
  該目錄自73年2月起採用電腦編印,中文資料之編目依據「中國編目規則」,分類號採「中國圖書分類法」,著者號首號為著者時代號,次依「首尾五筆著者號」;學位論文著者號前三碼為學校代號,第四碼為學位代碼(B、M、D);外文資料之編目依據「英美編目規則」第2版(AACR2),分類號則採「美國國會圖書館圖書分類號」。
  該目錄以卡片目錄方式編排,中文資料依目片所載之書碼排列,外文則依其類號排列。目片所載各著錄項目依序為順序號、題名及著者敘述項、版本項、出版項、稽核項、集叢項、附註項、標準號碼及獲得方式項、追尋項、書碼及電腦系統識別號等。目錄之後,附題名索引及著者索引,均按其筆畫及部首排序,方便查檢。
  該目錄為國家書目,非但全面記載我國各時期之出版狀況,可以充分反映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的發展,對於全國書目控制及國際交流均有極大的功效;就圖書館內部作業而言,該目錄對於採訪、編目、互借、參考諮詢、編輯專題目錄等工作更提供了最佳的參考,其中尤以對目錄的標準化貢獻最大,是為圖書館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為加強服務,自83年起,該目錄將發售光碟版,定名為[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光碟系統](Sinocat),其中收錄70年起中央圖書館建檔之中文書目資料,共約20餘萬筆,提供多種檢索點及卡片、書標、機讀編目格式驗證單及報表,並可利用該系統進行各種資料類型之原始編目工作,系統並提供符合ISO-2709格式之書目交換格式及中文內碼轉換功能,系統預計每半年更新一次,將開放海內外圖書館訂購。該系統結合書目資料庫及離線編目系統,可為中小型圖書館節省編目人力及費用,並可協助進行回溯建檔,對於推動圖書館作業標準與規格化有極大之幫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