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尼金斯卡,伯妮絲拉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ijinska, Bronislava Fominitshna (1891-1972)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俄國芭蕾舞者和編舞家,她生於俄國明斯克(Minsk),她的父親是湯馬斯.尼金斯基(Tomas Nijinsky),母親艾麗諾拉.貝蓮達(Eleanora Berenda)都是芭蕾舞者,她出生時他們正隨著一個小型舞團在波蘭及俄國巡迴演出。所以從小她就在舞蹈天地中長大,她和哥哥瓦司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都是聖彼得堡的皇家芭蕾學校(The Imperial Ballet School)的學生,她的老師有:恩利可.卻革堤(Enrico Cecchetti),米契爾.佛金(Michail Fokine),尼可萊.雷加(Nicholai Legat)。1908年畢業,立即加入馬林斯基舞團(The Maryinsky Company)。在團□,她跳了許多古典舞碼中的單人舞例如:在《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Act Ⅲ)的第三幕《金與銀的變奏曲》(The Gold and Silver Variations)及《天鵝湖》(Swan Lake)中的小天鵝(The Cygnets)。由於一樁服裝的意外事件,她哥哥被解聘,為了表示抗議,她也要求中止合約於1909年離開馬林斯基舞團,立刻加入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在此舞團演出佛金所編的《嘉年華會》(Le Carnival, l910),尼金斯基所編的《牧紳的午後》(L´apres-midi d´un Faune, l912)和以她為號召性人物的舞作,例如:佛金的《彼德羅虛卡》(Petrouchka),《仙女們》(Les Sylphides)和《伊果王子》(Prince Igor)。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重返俄國,在聖彼得堡及基輔任教,同時也成立一所舞蹈學校。她早期所編的舞即在這段期間所作,1920年她將多年的藝術結晶結集成書,在基輔出版,書名為《動作的訓練,舞蹈的理論》(L´ecole du mouvement, Théorie de chorégraphie)。她因與魯道夫.拉邦(Rudolf Laban)某些理念相同而支持他,但是她並非主張放棄古典派舞蹈去建立一個新的派別,而是以「新舞蹈」(New Dance)的觀念去補充學院派技巧之不足。同年以理論加上實例及學生們的協助,尼金斯卡出版了一本重要的舞蹈理論書:《練習》(Etude)。1921年回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擔任編舞工作,她是唯一替狄亞格烈夫編舞的女性。其代表作有象徵派的《婚禮》(Les Noces, l923),諷刺當代社會習俗的《蜂飛蝶舞》(Les Biches, l924)《藍色列車》(Le Train Bleu, 1924)及《羅密歐與茱麗葉》(Roméo et Juilette, 1926)。接下去的五年,她為許多歐洲和南美的舞團創編新芭蕾舞作。例如她為伊達魯實斯汀芭蕾舞團(The lda Rubinstein Ballet)作了《波蕾洛舞曲》(Bolero)、《仙女之吻》(Le Baiser de la Fee)及《華爾滋》(La Valse),這些舞碼是她為巴黎俄國歌劇院(The Russian Opera of Paris)和她自己在巴黎的舞蹈劇院(Théâtre de Danse)而創作。1931年在柏林,她為馬克司.雷哈德(Max Reinhardt)的《霍夫曼傳奇》(Tales of Hoffhmann)編舞。三年後,她被邀請到馬克司所改編的美國電影版的《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中獻藝。這部影片是尼金斯卡唯一的商業電影。從1935年到1950年代早期,她為許多歐洲和美國的芭蕾舞團編舞,例如: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The 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阿麗霞.瑪柯娃-安東.杜林芭蕾舞團(The Alicia Markova-Anton Dolin Ballet)、波蘭國家芭蕾舞團(The Polish National Ballet)、芭蕾劇院(Ballet Theatre)、美國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The American 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為此團她編了《古俄國》(Ancient Russia, 1943)。國際芭蕾舞團(The Ballet International)1944年請她編作《展覽會上的畫》(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和《布拉姆斯變奏曲》(Brahms Variations, 1944)。1945年她返回芭蕾劇院工作,編了《收成期》(Harvest Time, l945)和《舒曼協奏曲》(Schumann Concerto, 1951)。1960年代,尼金斯卡所編的舞作在美國及歐洲再掀起熱潮。她所編的新古典,抽象式作品風行於現代觀眾中的熱烈情況,正如它們剛發表時。儘管她所編的作品主題極為繁雜,我們可大致分為幾點來看出她的風格:首先是她的格性及意願在作品中有極鮮明地表現,所以不馬上就認出是她的風格。接著她的阿拉伯式舞姿並不完全符合傳統阿拉伯式舞姿的特色,因為傳統式阿拉伯舞是三度空間深入發展,而尼金斯卡卻把它改為二度空間,將上腰及肩膀向前傾,改以上半身轉向自己,使得腰及肩膀傾向架空的腿上方。一種壓平,變形的方式,類似我們在羅馬壁畫或拜占庭畫上所看到的,這些充份的表現了她的舞蹈意願和方式是創新的。針對此點,我們可從狄亞格烈夫某天看尼金斯卡工作所說的一句俏皮話看出:「她(的舞姿)是從尼金斯基的馬房出來的!」(Elle venait de l´écurie de Nijinsky)。然而她哥哥尼金斯基則是從希臘花瓶上的畫作得出靈感創舞,而她卻是從中世紀藝術所創出的形式尋求靈感及模型。此外她有一個特點,就是對舞團及整個活動發展的關心。我們可以發現某種抽象理念大膽的流露在她的作品□,偶爾人們責怪她太知識派的作風,動作太理論化,以致於太僵化,無法讓舞蹈自然流露出它的魅力與優雅。儘管如此,我們不可否認這位舞蹈教師及其所編的舞作,擴展了學院派舞蹈語言。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尼金斯卡,伯妮絲拉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