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峭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ㄢ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qiào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ㄢㄕˋㄒㄧㄢˇㄐㄩㄣˋㄖㄨˊ:「ㄉㄡˇㄑㄧㄠˋ」、「ㄑㄧㄠˋㄌㄧˋ」、「ㄑㄧㄠˋㄅㄧˋ」。
  2. ㄍㄜˋㄒㄧㄥˋㄧㄢˊㄌㄧˋㄖㄨˊ:「ㄑㄧㄠˋㄅㄛˊ」、「ㄑㄧㄠˋㄓ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ào
解釋:
  1. 山勢險峻。
    【例】峭壁、陡峭
  2. 嚴厲、苛刻。
    【例】峭刻、峭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ào
解釋:
[形]
1.山勢險峻。如:「峭壁」、「陡峭」。《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上高巖之峭岸兮,處雌蜺之標顛。」《文選.謝靈運.過始寧墅詩》:「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
2.文勢險拔。漢.王充《論衡.自紀》:「言姦辭簡,指趨妙遠;語甘文峭,意務淺小。」明.宋濂〈謝翶傳〉:「文尤嶄拔峭勁,雷電恍惚,出入風雨中。」
3.嚴厲、苛刻。《新唐書.卷一七七.李翶傳》:「翶性峭鯁,論議無所屈。」
4.寒冷。如:「春寒料峭」。宋.陸游〈秋思〉詩:「露氣侵簾已峭深,衰髮凋零隨槁葉。」
[動]
加密、使嚴厲。《韓非子.五蠹》:「故明王峭其法而嚴其刑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山勢險峻。如:「陡峭」。《說文解字.阜部》:「峭,峻也。」《玉篇.山部》:「峭,險也。」《龍龕手鑑.山部》:「峭,山峭峻也。」《韓非子.內儲說上》:「澗深,峭如牆,深百仞。」《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上高巖之峭岸兮,處雌蜺之標顛。」漢.王逸.章句:「升彼山石之峻峭也。」晉.謝靈運〈過始寧墅〉詩:「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

2. 陡峻之崖壁。如:「峭壁」。南朝宋.傅亮〈演慎論〉:「夫據圖揮刃,愚夫弗為;臨淵登峭,莫不惴慄。」宋.陸游〈題柴言山水〉詩:「草亭臨峭絕,霜嶂起嶙峋。」

3. 文氣險拔。漢.王充《論衡.自紀》:「言姦辭簡,指趨妙遠;語甘文峭,意務淺小。」明.宋濂〈謝翱傳〉:「文尤嶄拔峭勁,雷電恍惚,出入風雨中。」

4. 嚴厲、苛刻。《韓非子.五蠹》:「故明王峭其法而嚴其刑也。」漢.王襃.〈四子講德論〉:「宰相刻峭,大理峻法,處位而任政者,皆短於仁義,長於酷虐。」

5. 直、剛正。《新唐書.卷一七七.列傳.李翱》:「翱性峭鯁,論議無所屈。」《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列傳.序》:「或持峭行不可屈於俗。」

6. 寒冷。如:「春寒料峭」。宋.陸游〈秋思〉詩:「露氣侵簾已峭深,衰髮凋零隨槁葉。」宋.張來〈余向集賢殿試罷寓居京師追記春睡〉詩:「東風冷峭著衣寒,雲影陰沉美睡天。」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三齣:「暮秋光景冷瀟瀟,片帆飛頓驚寒峭。」

7. 聲音急切。宋.陳瓘〈青玉案.碧空黯淡同雲繞〉詞:「碧空黯淡同雲繞,漸枕上、風聲峭。」宋.王十朋〈會稽風俗賦〉:「有菱歌兮聲峭,有蓮女兮貌都。」

注音: ㄑㄧ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峭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