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范仲淹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fàn zhòng y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àn zhòng yān
解釋:
人名。(西元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范仲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井敏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江蘇吳縣人,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生於太宗瑞拱二年,真宗大中祥符進士。仁宗慶曆元年(1041),與韓琦同抗西夏,號令嚴明,愛撫士卒,夏人畏懼相戒言「小范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邊境因得相安無事。慶曆三年,官拜參知政事,上〔十事疏〕以作為政治改革的根本,史稱「慶曆變法」。並常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其心志抱負,卒於仁宗皇祐四年,諡曰文正。
  范仲淹在〔上時相議制舉書〕中主張「善國者莫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先勸學,勸學之要莫尚宗經」,認為教育首在於學習六經,並強調「法度之言存乎〔書〕,安危之幾存乎〔易〕,得失之鑒存乎〔詩〕,是非之辯存乎〔春秋〕,天下之制存乎〔禮〕,萬物之情存乎〔樂〕」,因此結論為:「宗經則道大,道大則才大,才大則功大」。
  仁宗慶曆四年,進一步提出改革教育的主張,是為「慶曆興學」,改革內容主要有兩項:
  1.州縣立學:范仲淹認為只考試而不教育的科舉制度乃「不務耕耘,只求收穫」,他說:「當太平之朝,不能教育,俟何時而教育哉?乃於選用之際,患才之難,亦由不務耕而求穫矣。」是年三月,仁宗下詔州縣皆立學,應科舉者須先受相當的學校教育,由本道使者選屬部官為教授,士須在學三百日才許參與考試。同時,並改進太學及國子學,增置生員,國子生至二百人,以官七品以上子孫為之;太學生至一百人,以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俊異者為之。講官博士十餘人,分經教授。
  2.改革科舉:范仲淹深感當時科舉考試之法,弊病甚多,以致「委先王之典,宗叔世之文;詞多纖穢,士惟偷淺,言不及道,心無存誠」。因此強調為文「應於風化」,認為「虞夏之書,足以明帝王之道,覽南朝之文,足以知衰靡之化」,所以主張「先策論以觀其大要,次詩賦以觀其全才,以大要定其去留,以全才升其等級」。考試內容,先策、次論、後詩賦,通考為去取;罷貼經、墨義;士通經術願對大義者,試十道。考試方法,分為三場:第一場策,第二場論,第三場詩賦;目的在透過精當切實的科舉考試以拔擢真才。
  惜由於反對者的阻撓,范仲淹於慶曆四年六月被排擠出中央政府,「慶曆興學」即告失敗。然其對於士人的涵養作成之功,則不可掩。宋初的一批著名學者,如孫復、胡瑗、張載、歐陽修、石介、李覯等,都曾受過他的提契獎掖,一時學校遍於四方,師儒之道因此而立,對於當時學術風氣的養成,有很大的貢獻。史稱他「推其俸以食四方遊士,士多出其門下」,「感論國事,時至泣下,一時士大夫矯勵尚風節,自先生倡之」,是十分恰當的評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范仲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