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車鼓陣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chē gǔ zhè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ē gǔ zhèn
解釋:
  1. 車,翻、舞。「車鼓陣」指一種由大陸花鼓結合臺灣當地的音樂和表演形式,演變成的歌舞小戲。
    【例】這次的國慶晚會安排了車鼓陣等民俗技藝表演。 △車鼓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車鼓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ē gǔ zhèn
解釋:
一種由大陸花鼓結合臺灣當地的音樂和表演形式,演變成的歌舞小戲。表演不限場地大小,角色造型亦無嚴格限制。演員以小丑和小旦為基本表演組合,有時另加副旦,或數組輪番演出。戲目取材於民間故事,音樂主要是閩南流行的一些民歌小調,如〈桃花過渡〉、〈五更鼓〉、〈牽紅姨〉等。如:「這次的國慶晚會安排了車鼓陣等民俗技藝表演。」也作「車鼓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車鼓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ê ku jenn
作者: 趙郁玲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藝陣名。台灣民間舞蹈;又稱為「車鼓弄」、「弄車鼓」。「車」字又作「織花」(閩南語)解,有舞弄之意。是一種熱鬧詼諧的民間歌舞小戲,於迎神賽會與慶典中演出。車鼓在清康熙到道光年間(1662∼1850)已盛行於台灣。車鼓的演出活潑生動且滑稽逗趣;舞蹈動律特點為「上身擺動輕快,下身重心移動,著重於左、右臀肌間交替使用(推跨)」;隨著肢體重心前進後退不斷交替進行。演員有丑、旦之別,角色間的特性並不相同,丑角滑稽逗趣,旦角細膩柔美。演出時旦角右手執摺扇左手執絲巾,丑角則執「四寶」,又稱「四塊仔」(見附圖),兩位角色相互一唱一搭(相褒)、一歌一舞舞時丑角重心略低,兩肩放鬆,上身自由擺動,行進時腳步較大,屈膝內扣呈「八字馬」狀(雙膝內扣微蹲),旦角以輾步為主,著重於上身手部與眼神的變化,妖嬌美麗卻不失細膩。該陣之隊形空間變化為「開四門」、「對插」、「踏四角」、「繞圓圈」、「雙出水」、「雙入水」。音樂以「雞婆譜」及南管曲調、俗歌為主。
參照:
趙郁玲著,《台灣車鼓之舞蹈研究》1995、林茂賢著《五更鼓角聲悲壯》,(民俗曲藝三七期二一八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車鼓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作者: 林正常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車鼓陣俗稱 「弄車鼓」或 「車鼓弄」,是流行於臺灣南部沿海地帶的一種以「舞」與「弄」相間為表演形態的民間遊藝活動,每逢迎神賽會,常舞弄於廟前娛樂賓主。
  相傳此種活動是因為清末民間慶幸久旱甘霖,民眾敲竹擊弦,載歌載舞演變而來。呂訴上在〔臺灣電影影劇史〕中認為臺灣車鼓陣可能源自明末的「三枝鼓」或明清的「三棒鼓」。
  車鼓陣的演出,前場表演歌舞,後場音樂伴奏,前場演出者,大多為男女三隊,共計六人。角色有丑、旦之分。演丑角色者,滑稽裝扮,手拿竹製之「四塊」,動作誇張;演旦角色者,穿著華麗,左手拿絲巾,右手拿摺扇。演出時,丑、旦成對,相互調情,動作諧趣,忽而前後,忽而左右,配合音樂舞弄。
  後場以南管樂器,包括:二弦、三弦、大廣弦、殼仔弦、月琴、橫笛等。所奏音樂 ,皆最典型的是 〔共君斷約〕、〔萬年香〕、〔陳三五娘〕、〔元宵十四五〕、〔病子歌〕、〔五更鼓〕、〔桃花過渡〕等。
  車鼓陣其後演變出 「挽茶車鼓陣」,除一般車鼓陣之動作外,每於歌舞之後,做「甩籃」的搭配演出,按一般禮俗,觀眾接到演出者甩出之籃子時,必須在籃子內,回敬一點紅包或小禮物,以資捧場之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車鼓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車鼓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