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ù |
解釋:
[動] 1.回首、回頭看。《說文解字.頁部》:「顧,還視也。」《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2.看、張望。如:「環顧」、「相顧一笑」、「左顧右盼」。《孟子.離婁下》:「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 3.拜訪、探望。如:「三顧茅廬」。宋.王安石〈示耿天騭〉詩:「望公時顧我,於此暢幽悁。」 4.關注、照應。如:「顧此失彼」、「奮不顧身」。《詩經.魏風.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紅樓夢》第一○八回:「為著我們家連連的出些不好事,所以我也顧不來。」 [副] 1.反而。《戰國策.秦策一》:「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2.豈、難道。《漢書.卷三七.季布傳》:「且僕與足下俱楚人,使僕游揚足下名於天下,顧不美乎?」宋.陸游〈邵武縣興造記〉:「非君之才有餘,顧能若是哉?」 [連] 1.不過、但是。《戰國策.燕策三》:「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 2.乃。表示轉折以承上文的關係。《戰國策.趙策一》:「雖強大不能得之於小弱,而小弱顧能得之強大乎?」《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帝復笑曰:『卿非刺客,顧說客耳。』」 [名] 姓。如清代有顧炎武。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音讀: |
kòo
|
解釋:
|
|
音讀: | Kòo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1. 回首、回頭看。《說文解字.頁部》:「顧,還視也。」《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2. 看、張望。如:「環顧」、「左顧右盼」。《孟子.離婁下》:「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唐.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詩:「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髮何。」 3. 拜訪、探望。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宋.王安石〈示耿天騭〉詩:「望公時顧我,於此暢幽悁。」 4. 關注、照應。如:「顧此失彼」、「奮不顧身」。《詩經.魏風.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紅樓夢》第一○八回:「為著我們家連連的出些不好事,所以我也顧不來。」 5. 眷念。漢.張衡〈東京賦〉:「執誼顧主,夫懷貞節。」《幼學瓊林.卷三.器用類》:「漢孟敏常墯甑不顧,知其無益。」 6. 當副詞: ⑴ 反而。《戰國策.秦策一》:「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⑵ 豈、難道。《漢書.卷三七.季布欒布田叔傳.季布》:「且僕與足下俱楚人,使僕游揚足下名於天下,顧不美乎?」宋.陸游〈邵武縣興造記〉:「非君之才有餘,顧能若是哉?」 7. 當連詞: ⑴ 不過、但是。《戰國策.燕策三》:「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 ⑵ 乃。表示轉折以承上文義。《戰國策.趙策一》:「雖強大不能得之於小弱,而小弱顧能得之強大乎?」《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帝復笑曰:『卿非刺客,顧說客耳。』」 8. 請人做事。通「雇」。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明經求第,則顧人答策;三九公讌,則假手賦詩。」 9. 姓。如清代有顧炎武。 |
|
注音: | ㄍㄨ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顧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