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看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一]kān[二]kà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ˋㄕˋㄍㄨㄢㄕㄤˇㄖㄨˊ:「ㄎㄢˋㄐㄧㄢˋ」、「ㄎㄢˋㄒㄧˋ」、「ㄎㄢˋㄉㄧㄢˋㄕˋ」、「ㄎㄢˋㄅㄠˋㄓˇ」、「ㄋㄧˇㄎㄢˋㄉㄠˋㄋㄚˋ˙ㄍㄜ穿ㄔㄨㄢㄏㄨㄥˊㄈㄨˊ˙ㄉㄜㄖㄣˊㄇㄟˊㄧㄡˇ?」
  2. ㄅㄞˋㄈㄤˇㄊㄢˋㄨㄤˋㄖㄨˊ:「ㄊㄢˋㄎㄢˋ」、「ㄎㄢˋㄨㄤˋ」、「ㄎㄢˋㄅㄧㄥˋㄖㄣˊ」、「ㄧㄡˇㄎㄨㄥˋㄑㄩˋㄎㄢˋㄋㄧˇ。」
  3. ㄅㄧㄠˇㄕˋㄕˋㄧˊㄕˋ˙ㄉㄜㄧˋ˙ㄙㄖㄨˊ:「ㄕˋㄕˋㄎㄢˋ」、「ㄗㄡˇㄗㄡˇㄎㄢˋ」、「ㄒㄧㄤˇㄒㄧㄤˇㄎㄢˋ」。
  4. ㄉㄨㄟˋㄖㄣˊㄕˋㄨˋ˙ㄉㄜㄖㄣˋㄕˋㄌㄧㄠˇㄐㄧㄝˇㄖㄨˊ:「ㄎㄢˋㄈㄚˇ」、「ㄋㄧˇㄎㄢˋㄓㄜˋ˙ㄇㄜㄗㄨㄛˋㄏㄠˇ˙ㄇㄚ?」、「ㄨㄛˇㄎㄢˋㄓㄜˋㄧㄤˋㄕˋㄒㄧㄥˊㄅㄨˋㄊㄨㄥ˙ㄉㄜ。」
  5. ㄉㄨㄟˋㄉㄞˋㄖㄨˊ:「ㄎㄢˋㄉㄞˋ」、「ㄌㄧㄥˋㄧㄢˇㄒㄧㄤㄎㄢˋ」。
  6. ㄓㄣˇㄓˋㄖㄨˊ:「ㄎㄢˋㄅㄧㄥˋ」、「ㄕㄥㄅㄚˇㄉㄧˋ˙ㄉㄧ˙ㄉㄜㄅㄧㄥˋㄎㄢˋㄏㄠˇ˙ㄌㄜ。」
  7. ㄎㄢˋㄅㄨˋㄑㄧˇㄑㄧㄥㄕˋㄑㄧㄠˊㄅㄨˋㄑㄧˇ
注音:
解釋:
  1. ㄕㄡˇㄏㄨˋㄖㄨˊ:「ㄎㄢㄕㄡˇ」、「ㄎㄢㄇㄣˊ」、「ㄎㄢㄐㄧㄚ」。
  2. ㄓㄠˋㄧㄥˋㄖㄨˊ:「ㄎㄢㄍㄨˋ」、「ㄎㄢㄏㄨˋ」、「ㄎㄢㄏㄠˇㄓㄜˋ˙ㄍㄜㄒㄧㄠˇㄏㄞˊㄅㄧㄝˊㄖㄤˋㄊㄚㄌㄨㄢˋㄆㄠˇ˙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àn
解釋:
  1. 視、瞧。
    【例】看見、收看、觀看
  2. 觀賞。
    【例】看戲、看熱鬧、看風景
  3. 對待。
    【例】刮目相看、另眼看待
  4. 拜訪、探望。
    【例】他南下看老朋友去了。
  5. 估量、觀察判斷。
    【例】這個計畫,你看行得通嗎?
  6. 診斷醫治。
    【例】看病、看診
  7.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
    【例】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
注音:
漢語拼音: kān
解釋:
  1. 守護。
    【例】看門、看護、看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àn
解釋:
[動]
1.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2.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3.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5.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6.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7.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助]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注音:
漢語拼音: kān
解釋:
[動]
1.(一)[動]2.4.之讀音。
2.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相關資料連結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à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監管、守護。
音讀: khuà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使視線接觸(人或物)。
  2. [[動] ] 審視、認為。
  3. [[動] ] 顧守。
  4. [[動] ] 估量、觀察。
  5. [[動] ] 憑恃。
  6. [[動] ] 探望。
  7. [[動] ] 診療。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ㄎㄢˋ

1.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說文解字.目部》:「看,睎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定睛細看,只見那紅東西底下鑽出一個人,把那人行李拿了,又鑽了下去。」

2.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

3. 拜訪、探望。如:「看望師長」。《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梁車新為鄴令,其姊往看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 對待。如:「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儒林外史》第四○回:「我而今一乘轎子,抬到他家裡去,看他怎模樣看待我。」

5. 聽、聞。唐.杜甫〈西閣口號呈元二十一〉:「看君話王室,感動幾銷憂。」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看說此一事,韓公實是寃枉。」

6.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唐.李白〈送別〉:「看君潁上去,新月到應圓。」《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看來這位世兄,年紀只有十七八歲上下,生得面如敷粉,脣若塗朱,一種驕貴的模樣,卻畫也畫不出。」

7. 診治。如:「看診」。《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8. 注意、小心。《紅樓夢》第二八回:「你倒是去罷,這裏有老虎,看吃了你。」

9. 拿取。《紅樓夢》第六五回:「賈璉忙命人看酒來。『我和大哥吃兩杯。』」《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10. 助詞。用於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文明小史》第五七回:「老夫子別動氣,我是說著頑兒的。既如此,我就試試看。」

㈡ㄎㄢ

1. ㄎㄢˋ2.、4.之讀音。

2. 把守、照料。如:「看門」、「看管」。元.張之翰〈金縷曲.風雨驚春暮〉詞:「先瑩松柏誰看護,想東風、杯盤蕭索。」《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方媽媽隨把房門拽上了,鏗的一聲下了鎖,隔著板障大聲罵道:『孫家小猢猻聽著,你害我女兒弔死了,今挺屍在床上,交付你看守著。』」

注音: ㈠ㄎㄢˋ ㈡ㄎ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