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辯士之風 - 教育百科
辯 | |
士 | |
之 | |
風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ophists Mode |
作者: | 王連生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辯士之風乃指古希臘時代詭辯家或辯者(Sophists)特有的行事風範;由於他們善於言辭,精於思辨,並長於巧辯,因而有「辯士」之稱,以及「哲人」之譽。 在希臘文化與教育中,辯士又稱為新派教師,其作風對希臘人生活的信念,及雅典民主政治的施行,均有相當大的貢獻與影響。 希臘辯士興起於雅典教育發生蛻變之際,成為一種新的教師,針對當時雅典教育的缺失,提出質疑指責,從而帶動雅典人在思想上、行為上、政治上及生活上,享有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機會,在策進充分實現雅典民主政治理想的行動上,確曾開拓新的局面,而有轉變生機的作用。 希臘文化與教育發展,向以雅典為中心,而其前期古雅典社會,是以民主政治著稱。但至波銳克利斯(Pericles)執政時代,人才輩出,有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辯士乃應時而起。當時雅典的新情勢,約有以下數點: 1.在政治上,雅典民主政治體制,具有貴族色彩,因而擴大公民參政資格,是充分促進雅典政治民主化所需要的改革。辯士以新眼光、新態度及新見地,檢視雅典民主政治的前途。 2.在社會中,雅典已成為當時國際的中心市場,社會複雜已不復往日的寧靜,且來自各方人種的文化、風俗與習慣,也使雅典社會原有的氣質受到很大的衝擊,而漸產生社會的危機。辯士逐利用旅遊巡覽的廣泛接觸,大為開拓其見聞、視野,並進而抒發其觀感與見解。 3.在文藝方面,帶有諷刺與教訓意味的喜劇興起,取代古雅典傳統的悲劇情節,幫人脫去嚴肅的外衣,趨向於藝術現實的歡愉與盡情的自由表現,辯士的文風即透過喜劇的調侃,揭發人間虛偽、巧詐,刻畫人性的輕浮、驕奢,很能得到當時年輕人的心理共鳴。 4.在道德方面,雅典人的道德倫理建立於信仰的基礎上,樹立神聖的形象與權威,不容許個人情欲的放縱。辯士對於此傳統的道德觀,不但對其神祕起懷疑,而且對其行為起反感。此固有助於個人主義的自由發展,滿足一己生活的欲望,但亦使社會道德消沈,社會秩序動盪,社會生活輕浮散漫,社會風氣不正、敗壞,以及社會問題的增多與難解。 5.在思想方面,雅典的哲學文化的本質是以宗教為基點,用以解釋人類生存的自然規則與社會現象。這種宗教意味濃厚的哲學思想與文化理想,不為當時辯士所欣賞;他們以其游行四方,所見所聞、所思所學的經驗和智慧,鼓吹人為萬物權衡的論調,主張人為萬物之靈的學說,促使哲學文化以人群觀念與情緒世界為對象,指引世人實際的生活,以滿足個人的生活品味。 新希臘辯士所形成的辯士之風,固與上述的雅典新社會勢力關係密切,但其本身具備的學術修養、見聞閱歷及善用時機的眼光和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辯士之所以獲得當時青年崇拜的原因,有其客觀的要件,一方面是由於其品格學識,一方面是因為其能言善辯。雖然辯士未必個個超軼常人,但其長於修辭,精於辯詰,尤其是對傳統、權威神聖的文化城堡的挑戰,激起詭辯的高潮,深得青年學子及社會大眾的共鳴。 當時的辯士大多並非出生於雅典,在他們未到雅典之前,曾遊歷許多地方,因之其見聞亦廣,而到達雅典之後,接觸雅典國際中心市場的不同民形文化,思想遂大為開放,是以其思想與習慣、性格與行為、生活與道德等各方面,均不喜受傳統的束縛,亦不願受地域的侷限,尤不愛受神聖的牽制,完全是一副個人主義自由思想的心態。 新希臘辯士授業講學,有其宗旨興風格,而其教學亦有其方法與風味;不但成為希臘文化與教育一種特有的文風,而且也成為西洋文化與教育一種應時的學風。希臘文化的輝煌燦爛,及其所以成為西洋文化學術發達的活水源頭,辯士開展出自由思想的天地,有很大的關係。 新希臘辯士講學的要旨,主要在教人對於所學所事作透徹的研析,及教人關於問題的探討能作正反的辯論。辯士之所以教人研析與辯論的方法與技術,其最大的用意在於指引個人的思想與行為,能朝下列的標的發展:(1)破除成見,釐清思想,擺脫信仰神祕的外衣;(2)以自我的感覺、價值和理想,決定人生的方向、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目的;(3)個人的習慣、道德、行為與服務之選擇,依其自我的需求和能力,能作更大自由的決定。 辯士的教學目標,主要指向修辭與辯論,俾培養青年學子的辯才,以保障個人的權益,並滿足個人的成就。影響所及,動搖了希臘哲學與文化之基礎,種下社會腐化的根源,可以說為禍不淺。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辯士之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