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王欽若(962-1025) - 教育百科
(962-1025)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周南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王欽若字定國,宋臨江軍新喻人(今江西新余市)。宋太宗時進士甲科,任亳州防禦推官,遷祕書省祕書郎、監廬州稅,改太常丞、判三司理欠憑由司,以清理積案和釋囚等事受到宋真宗的器重,召試學士院,拜右正言,如制誥,召為翰林學士,累官至參知政事。真宗景德元年(1004),契丹南侵,王欽若密請南遷,為主戰派寇準所阻,乃自請出判天雄軍。次年4月,自天雄軍回朝任資政殿學士,刑部侍郎。9月,奉命主持纂修[冊府元龜]。大中祥符初,王欽若為封禪經度制置使兼判兗州,為天書儀衛副使,大搞天書、符瑞和封禪迷信活動,並領校道書,編成[鹵簿記]、[形管懿範]、[天書儀制]、[聖祖事跡]、[翊聖真君傳]、[五嶽廣聞記]、[列宿萬靈朝真圖]、[羅天大醮儀]等道書,凡600餘卷。大中祥符6年(1013)8月,歷經8年的努力,[冊府元龜]一書終告完成。[冊府元龜]是宋真宗為與其父太宗編纂的[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大書的事業媲美,而「載命群儒,共同綴輯」的一部大類書。[冊府元龜]共1,000卷,分31門。編纂目的是「欲載歷代事實,為將來典法,使開卷者動有資益」。王欽若主持[冊府元龜]的纂修工作,並參與了商定若干重大問題;但在定稿中卻表現了為人所譏評的失德行為,「所修書或當上意,褒賞所及,欽若即自名表首以謝,或謬誤有所遣問,則戒書吏稱楊億以下所為以對」。這種歸功自己,諉過於人的作風引起人們的反對,另一編纂負責人楊億,當時負有極高學術聲望,即不與王欽若交往。這就不能不使[冊府元龜]的編纂工作與質量受到一定的損害。天禧2年(1018),拜為左僕射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兩年後罷相,出知杭州。仁宗天聖元年(1023),復相,拜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3年卒,論文穆。
  王欽若由於迎合面諛,機詐傾巧,又醉心迷信活動,致遭時人抨擊和歷史的貶斥。宋仁宗曾謂輔臣說:「欽若久在政府,觀其所為,真姦邪也」。大臣王曾答稱:「欽若與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時謂之五鬼,[宋史]在其本傳中給以「王欽若、丁謂、夏竦,世皆指為姦邪」的史臣總評。姦邪險偽,誠如聖諭」。這段君臣對話反映了王欽若的為人品德。這就無怪[宋史]在其本傳中給以「王欽若、丁謂、夏竦,世皆指為姦邪」的史臣總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王欽若(962-1025)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