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毒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ㄨˊ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ㄨㄟˋㄐㄧㄢˋㄎㄤㄕㄥㄇㄧㄥˋㄧㄡˇㄏㄞˋ˙ㄉㄜㄖㄨˊ:「ㄉㄨˊㄧㄠˋ」、「ㄉㄨˊㄆㄧㄣˇ」、「ㄉㄨˊㄙㄨˋ」、「ㄉㄨˊㄑㄧˋ」。
  2. ㄩㄥˋㄧㄠˋㄐㄧㄚㄏㄞˋㄖㄨˊ:「ㄉㄨˊㄏㄞˋ」、「ㄉㄨˊㄕㄚ」、「ㄉㄨˊㄩˊ」。
  3. ㄘㄢˊㄏㄞˋㄖㄨˊ:「ㄊㄨˊㄉㄨˊ」。
  4. ㄒㄩㄥㄏㄣˇㄖㄨˊ:「ㄏㄣˇㄉㄨˊ」、「ㄜˋㄉㄨˊ」、「ㄉㄨˊㄉㄚˇ」、「ㄉㄨˊㄕㄡˇ」、「ㄉㄨˊㄐㄧˋ」。
  5. ㄊㄜˋㄓˇㄇㄚˇㄈㄟㄏㄞˇㄌㄨㄛˋㄧㄣㄉㄥˇㄉㄨˊㄆㄧㄣˇㄖㄨˊ:「ㄈㄢˋㄉㄨˊ」、「ㄒㄧㄉㄨˊ」、「ㄈㄢˇㄉㄨˊㄩㄣˋㄉㄨ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毒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會危害生命健康的物質。
    【例】中毒
  2. 對健康或生命有危害的。
    【例】毒品、毒藥、毒物
  3. 特指嗎啡、海洛因等毒品。
    【例】販毒、吸毒、反毒運動
  4. 本身含有毒素的。
    【例】毒蛇、毒草
  5. 凶狠、猛烈。
    【例】狠毒、惡毒
  6. 傷害、殘害。
    【例】荼毒、毒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禍害。《書經.盤庚》:「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列傳.鄭眾》:「凡稱善士,莫不離被災毒。」
2.會危害身體健康的物質。如:「中毒」。晉.潘岳〈馬汧督誄〉:「而蜂蠆有毒,驟失小利。」
3.指毒品。能讓人成癮並危害健康甚或生命的麻醉品。包括嗎啡、海洛因、古柯鹼等。如:「販毒」、「吸毒」、「反毒運動」。
4.比喻對思想意識有害的事物。如:「科舉遺毒」、「封建餘毒」。
[動]
1.怨恨。《列子.湯問》:「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若毒之乎?余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2.傷害、殘害。如:「荼毒」。唐.杜甫〈夏夜歎〉詩:「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3.用有毒物質害死或傷害。如:「把人毒死了」、「用藥毒老鼠」。
[形]
1.含有對健康或生命有危害物質的。如:「毒品」、「毒藥」。《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西南夷》:「招呼諸君長,多釀毒酒。」
2.本身含有毒素的。如:「毒蛇」、「毒草」。
3.凶狠、猛烈。如:「狠毒」、「虎毒不食子」。《西遊記》第六五回:「我們到那廂,決不可擅入,恐遭毒手。」
[副]
狠狠地。如:「毒打一頓」。《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父親便將小的毒咬一口,咬落耳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o̍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會危害身體健康的物質。
  2. [[形] ] 有害的、危害他人的。
音讀: thā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施放毒劑以殺死動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毒草滋生。《說文解字.屮部》:「毒,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
2. 厚也。《說文解字.屮部》:「毒,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清.段玉裁.注:「《易》曰:『聖人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列子》書曰:『亭之毒之。』皆謂厚民也。」
3. 禍害。《書經.盤庚》:「汝不和吉言於百姓,惟汝自生毒。」《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其遺毒餘烈,至今未滅。」《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列傳.鄭眾》:「凡稱善士,莫不離被災毒。」
4. 下毒。《左傳.襄公十四年》:「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儒林外史》第二四回:「第二件,『為毒殺兄命事』,告狀人叫做胡賴,告的是醫生陳安。」
5. 怨恨,以為苦。《列子.湯問》:「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若毒之乎?余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6. 傷害、殘害。如:「荼毒」、「農藥是會毒死人的!」唐.杜甫〈夏夜歎〉詩:「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明.屠隆《曇花記》第三二齣:「曹操,你當時翦滅王室,荼毒生靈,覷天子如小兒,辱公卿如奴隸,你今日英雄那裡去了。」
7. 會危害身體健康或生命的性質或物質。如:「蛇毒」、「劇毒」。晉.潘岳〈馬汧督誄〉:「而蜂蠆有毒,驟失小利。」唐.杜甫〈次空靈岸〉詩:「毒瘴未足憂,兵戈滿邊徼。」《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差你往齊東村,明查暗訪這十三條命案是否服毒?有什麼別樣案情?」
8. 本身含有毒素的、或對健康或生命有危害的。如:「毒蛇」、「毒酒」。《漢書.卷六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賈捐之》:「霧露氣濕,多毒草蟲蛇水土之害,人未見虜,戰士自死。」《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西南夷》:「招呼諸君長,多釀毒酒。」
9. 惡也。《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諸葛瑾》:「近得伯言表,以為曹丕已死,毒亂之民,當望旌瓦解,而更靜然。」唐.盧仝〈月蝕詩〉:「鳥為居停主人不覺察,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
10. 凶狠、猛烈。如:「狠毒」、「惡毒」。《晉書.卷一○五.石勒載記下》:「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西遊記》第六五回:「我們到那廂,決不可擅入,恐遭毒手。」
11. 特指嗎啡、海洛因等毒品。如:「吸毒」、「反毒運動」。
注音: ㄉ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毒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