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拜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ㄧㄊㄡˊㄍㄨㄥˇㄕㄡˇㄒㄧㄥˊㄌㄧˇㄏㄨㄛˋㄌㄧㄤˇㄕㄡˇㄈㄨˊㄉㄧˋㄍㄨㄟˋㄒㄧㄚˋㄎㄜㄊㄡˊㄖㄨˊ:「ㄅㄞˋㄑㄧㄡˊ」、「ㄍㄨㄟˋㄅㄞˋ」、「ㄒㄧㄚˋㄅㄞˋ」、「ㄘㄢㄅㄞˋ」。
  2. ㄈㄤˇㄨㄣˋㄎㄢˋㄨㄤˋㄖㄨˊ:「ㄅㄞˋㄈㄤˇ」、「ㄅㄞˋㄏㄨㄟˋ」。
  3. ㄓㄨˋㄏㄜˋㄖㄨˊ:「ㄅㄞˋㄋㄧㄢˊ」、「ㄅㄞˋㄕㄡˋ」。
  4. ㄕㄡˋㄍㄨㄢㄖㄨˊ:「ㄈㄥㄏㄡˊㄅㄞˋㄒㄧㄤˋ」。
  5. ㄗㄞˋㄐㄧㄢˋㄨㄟˊㄧㄥㄩˇbye ˙ㄉㄜㄧㄣㄧˋㄖㄨˊ:「ㄅㄞˋㄅㄞˋㄇㄧㄥˊㄊㄧㄢㄐㄧㄢˋ。」
  6. ㄧˋㄓㄨㄥˇㄖㄣˊㄐㄧˋㄍㄨㄢㄒㄧˋㄕㄤˋ˙ㄉㄜㄗㄨㄣㄐㄧㄥˋㄕㄨㄛㄈㄚˇㄖㄨˊ:「ㄅㄞˋㄊㄨㄛ」、「ㄅㄞˋㄌㄧㄥˇ」、「ㄅㄞˋㄉㄨˊㄉㄚˋㄗ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ài
解釋:
  1. 一種禮節行為:(1) 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
    【例】交拜、叩拜 (2) 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
    【例】大拜拜、拜佛吃素
  2. 訪問人或看望人的客氣說法。
    【例】回拜、拜見
  3. 恭賀。
    【例】拜壽、拜年
  4. 奉派任官、授予職位。
    【例】他官拜少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ài
解釋:
[動]
1.一種禮節行為:(1)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交拜」、「叩拜」。《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2)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如:「入廟參拜」、「吃齋拜佛」。
2.為訪問人或看望人的客氣用語。如:「回拜」、「拜見」。
3.祝賀。如:「拜壽」、「拜賀」。
4.任官、授職。晉.李密〈陳情表〉:「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名]
1.姓。如宋代有拜瑚。
2.電腦上八個位元合成的一組,稱為「拜」。為英文byte的音譯。如:「在早期,倚天中文系統中,一個中文字元占了兩個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à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
  2. [[動] ] 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跪地叩頭或低頭拱手的行禮動作。《說文解字.手部》:「拜,首至地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宋史.卷四六○.列女列傳.呂仲洙女》:「女弟細良亦相從拜禱,良子卻之。」

2. 向鬼神行祭禮。如:「拜奠」、「大拜拜」。唐.王建〈三臺〉詩:「揚州橋邊小婦,長干市裡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儒林外史》第二回:「為頭的申祥甫帶了七八個人走了進來,在殿上拜了佛。」。」

3. 順服。《禮記.郊特牲》:「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而遠於王室,王靈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獻器。」

4. 表示恭敬之詞。如:「拜辭」、「拜問」。《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紅樓夢》第六八回:「又命周家的從包袱裡取出四疋上色尺頭、四對金珠簪環為拜禮。尤二姐忙拜受了。」

5. 訪問、探問他人的客氣說法。《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唐.杜甫〈新婚別〉詩:「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6. 道賀、祝賀。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新年。……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紅樓夢》第二六回:「你明兒來拜壽,打算送什麼新鮮物兒?」

7. 任官或授職。如:「官拜上校」。晉.李密〈陳情表〉:「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列傳上.杜審言》:「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率府冑曹參軍。」

8. 締結關係。《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相思》:「二人拜為兄妹。」《紅樓夢》第六六回:「我謝他又不受,所以我們結拜了生死弟兄,如今一路進京。從此後我們是親兄親弟一般。」

9. 拔掉。《詩經.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漢.鄭玄.箋:「拜之言拔也。」

10. 一種可供食用的草本植物,亦可入藥。《爾雅.釋草》:「拜,蔏藋。」宋.邢昺.疏:「此亦似藜而葉大者,名拜,一名蔏藋。」或稱「蔏藋」、「灰藋」。

11. 姓。如宋代有拜瑚。

注音: ㄅ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拜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