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哈伊信仰 - 教育百科
巴 | |
哈 | |
伊 | |
信 | |
仰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aha'i Faith |
作者: | 李定忠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巴哈伊信仰又稱巴哈伊教(從前在中國亦稱大同教,現在稱巴哈伊信仰),發源於波斯(今伊朗);由巴孛(Bab,意「門」)於一八四四年所創。巴哈伊信仰是人類宗教史上第一個由兩個上帝的先知巴孛和巴哈歐拉於短短的十九年間隔內分別宣示而成。巴孛的使命在於召喚世人等待上帝所應許要來的那一位(即「巴哈歐拉」,Baha`u`llah,意「上帝之榮耀」),巴孛創立了自己的宗教稱巴比教(Babi Faith);其信徒稱巴比教徒。巴比教在當時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回教徒皈依,由於聲勢極大而引發了回教當局的迫害,致使超過兩萬的信徒殉道,而巴孛也在一八五○年殉道。 巴孛之信徒之一,密爾薩.胡賽因.阿里(後稱「巴哈歐拉」),於一八五二年囚禁德黑蘭地牢期間,得到聖靈啟示,得知自己即是巴孛所宣稱上帝所應許要來的那一位;但他並未即時宣示他的地位。 一八六三年,巴哈歐拉在流放巴格達期間公開宣示他的地位,巴哈伊信仰因此正式成立。隨後他又被流放到土耳其的亞德里諾堡,和今日的以色列的阿卡城,前於一八九二年逝世於該地。 巴哈伊信仰的出現,在宗教史上占有相當特殊之地位。巴孛的宣示結束了人類從亞當時期至一八四四年的六千年亞當週期(Adamic Cycle),並開啟了為期五十萬年的巴哈伊週期(Baha`i Cycle)。在亞當週期中,上帝透過一系列的神的先知,如:亞伯拉罕、摩西、釋迦牟尼、耶穌基督、穆罕默德等先知來教育人類靈性的成長,使人類能從建立人與人間的倫常開始,而逐次到建立家、邦、國,而至今日的人類一家的倫常。巴哈歐拉的使命即在宣揚人類一家,世界大同之理念。為此,他的教義中除了許多永恆的靈性真理之外,還包括了許多非常實際的時代倫理觀;簡列如下: 1.宗教同源、上帝唯一:因此宗教之間不可有紛爭。2.排除各種文化、膚色、語言、人種、國家……等的偏見,彼此以真正的愛和團結來相處。3.男女平等:男女雙方正如鳥之雙翼,缺乏任何一翼,人類之鳥都無法飛向進步的頂峰。4.科學與宗教並行不悖:宗教如果缺乏科學,就會變成迷信,科學如無宗教支持,就會變成純物質主義,為害尤大。5.提倡教育:巴哈伊主張全面提升人類的教育水平,靈性的教育尤應加強。6.掃除貧富不均:今日世界動盪之源就是貧富過度不平均所造成,人類今日的經濟問題,絕無法在不講究靈性教育之下,而能獲得最終的解決。7.建立世界性的仲裁機構:人類所有的國際問題都應由此機構公正的加以仲裁。8.採用一種國際共同語言:今日人類之間密切的往來,只有在使用一種共同的語言之下,才能避免誤會,加強溝通。9.採用一種國際共同貨幣:今日全球經濟密切聯繫,絕不可能在沒有共同的國際貨幣單位之下,重新獲得更高的提升。巴哈歐拉在一八九二年逝世之後,將其經典的解釋權授與其長子阿博都巴哈(Abdu`l-Baha,意「上帝的僕人」),使他成為巴哈伊團體的精神領袖。阿博都巴哈在有生之年,將巴哈伊信仰親自傳揚到歐、美各洲去。他在一九二一年逝世之後,亦將經典解釋權授與其長孫守基.阿芬第(Shoghi Effendi),使他成為巴哈伊信仰的精神領袖。守基.阿芬第在世期間將巴哈伊信仰努力傳揚到更多的國家去,並建立起巴哈伊教務行政的基礎。他本人於一九五七年辭世;由於他並無子嗣,因此巴哈伊團體從此沒有人有權解釋經典中未明之處,巴哈伊信仰的教務機構,世界正義院(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遂於一九六三年正式成立,從此這機構負責對經典中未竟事宜的立法工作。 根據一九九一年大英百科全書年鑑之統計,目前巴哈伊信仰已經傳布到全球至少二百零四個國家和地區,為全世界各獨立性宗教中傳布第二廣泛的世界性宗教,僅次於基督教。巴哈伊信仰在全球各地從事數千個社會經濟計畫,並且在聯合國數個機構擁有諮詢地位;是聯合國中最活躍的非官方機構(NGO)之一。 巴哈伊信仰在華的發展史起於一八六二年一位巴孛的叔叔,名哈吉.密爾薩.穆罕默德者來中國經商,住在上海市。隨後有紀錄的則是一九○二年的兩位巴哈伊教徒,阿卡.密爾薩.米迪.拉賓迪和阿卡.密爾薩.阿布都.巴古.雅茲迪的抵達上海。當時上海已有少量的巴哈伊教徒;第一位有紀錄的中國教徒叫陳海安(音譯),他於一九一六年時加入巴哈伊教的。一九二一年,廖崇真成為教徒;廖氏後來任職廣東省蠶絲改良局局長。他並且於一九二四年和一位美籍女士,共同謁見 國父,介紹巴哈伊信仰並呈送巴哈伊經典。一九二三年,前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入教,並利用他的餘生,留下譯著十餘種。巴哈伊教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地方靈體會是一九二八年成立的上海市地方靈體會。 一九三五年,一位名叫胡先.烏斯庫里的教友訪問臺灣,是第一位有稽可考抵達臺灣的巴哈伊教徒。這時中國已有許多學者加入巴哈伊教。一九四五年,上海市名門閨秀顏雅清女士成為教徒;她於一九四○年代以其豐富外交經驗及背景協助巴哈伊信仰加入聯合國非官方機構。一九五四年,蘇洛曼夫婦抵臺傳教並終老於臺灣;當時臺灣已有十餘位教友。一九五六年,臺灣的第一個地方靈體會(Local Spiritual Assembly)成立於臺南市。一九六七年,臺灣地區成立第一屆的總靈體會。一九七○年,臺灣總靈體會(National Spiritual Assembly)正式成立財團法人機構,成為合法的宗教團體之一。 目前,臺灣地區之行政教務由財團法人巴哈伊教臺灣總靈體會負責。現今臺灣各地有近七十個地方靈體會,教友分布在全省近三百個地區。教友聚會活動的地點是在各地的巴哈伊中心(Baha`i Centr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巴哈伊信仰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