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錄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ㄔㄠㄒㄧㄝˇㄐㄧˋㄗㄞˋㄖㄨˊ:「ㄔㄠㄌㄨˋ」、「ㄐㄧˋㄌㄨˋ」、「ㄉㄥㄌㄨˋ」。
  2. ㄘㄞˇㄋㄚˋㄘㄞˇㄑㄩˇㄖㄨˊ:「ㄌㄨˋㄑㄩˇ」、「ㄌㄨˋㄩㄥˋ」。
  3. ㄎㄠˇㄅㄟˋㄖㄨˊ:「ㄌㄨˋㄧㄥˇ」、「ㄌㄨˋㄧㄣ」。
  4. ㄐㄧˋㄗㄞˋㄕˋㄨˋ˙ㄉㄜㄕㄨㄐㄧˊㄘㄜˋ˙ㄗㄖㄨˊ:「ㄅㄟˋㄨㄤˋㄌㄨˋ」、「ㄏㄨㄟˊㄧˋㄌ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錄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抄寫、謄寫。
    【例】抄錄、謄錄
  2. 記載。
    【例】記錄、登錄
  3. 採納、採用。
    【例】錄用、錄取
  4. 記載事物的書籍簿冊。
    【例】筆錄、同學錄、備忘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抄寫、謄寫。明.張自烈《正字通.金部》:「錄,謄寫曰錄。」如:「謄錄」。
2.記載。如:「記錄」、「登錄」。《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遂進軍幸壽春,錄諸將功,封賞各有差。」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3.採納、採取。如:「錄用」。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屢為丞相言,雖懇不見錄。」
[名]
1.記載事物的書籍、簿冊。如:「筆錄」、「言行錄」、「備忘錄」。清.黃宗羲〈陳定生先生墓誌銘〉:「是時有百官圖、邪黨錄、天鑒錄、同志錄、點將錄,依之以盡殺朝廷之士。」
2.姓。如上古時有錄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o̍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將文字、聲音或影像記載下來。
  2. [[動] ] 採取、採用。
  3. [[名] ] 登記事物各項資訊的書籍、簿冊。
音讀: li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l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一種金屬顏色。《說文解字.金部》:「錄,金色也。」清.段玉裁.注:「錄與綠同音,金色,在青黃之間也。」

2.記載事物之書籍、簿冊。如:「言行錄」、「備忘錄」。清.黃宗羲〈陳定生先生墓誌銘〉:「是時有百官圖、邪黨錄、天鑒錄、同志錄、點將錄,依之以盡殺朝廷之士。」

3.記載、登記。如:「記錄」、「登錄」。《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遂進軍幸壽春,錄諸將功,封賞各有差。」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4.抄寫、謄寫。《正字通.金部》:「錄,謄寫曰錄。」《紅樓夢》第二三回:「便命將那日所有的題詠,命探春依次抄錄妥協,自己編次,敘其優劣。」《六部成語註解.禮部》:「以硃筆謄錄一本呈於主試,而不呈原卷,恐筆跡中有弊故也。」

5. 採納、採取。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屢為丞相言,雖懇不見錄。」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凡所擘劃利害,不問何人,小則隨事酬勞,大則量才錄用。」

6. 總領。《字彙.金部》:「錄,總也。」《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于定國》:「萬方大事,大錄于君。」《後漢書.卷四.孝和帝紀》:「大司農尹睦為大尉,錄尚書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古史《世本》,編以簡策,領其名數,故曰錄也。」

7. 收藏、收集。如:收錄。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南史.卷七三.孝義列傳上.陳遺》:「遺在役,恒帶一囊,每煮食輒錄其焦以貽母。」

8.束縛、檢束。《列子.楊朱》:「拘此廢虐之主,錄而不舍,戚戚然以至久生。」《漢書.卷一○○.敘傳上》:「諸所賓禮皆名豪,懷恩醉酒,共諫伯宜頗攝錄盜賊,具言本謀亡匿處。」《南史.卷一七.列傳.胡藩》:「帝怒,命左右錄來,欲斬之。」

注音: ㄌ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錄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