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í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íng |
解釋:
[名] 1.實體、身體。如:「有形」、「無形」、「形影不離」。《呂氏春秋.先識覽.去宥》:「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2.樣子、樣貌。如:「圓形」、「形象」、「形態」、「形容」。《孫子.虛實》:「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3.狀況。如:「情形」。 4.地勢。如:「地形」、「形勢」。《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山之險。」 [動] 1.表現、顯現。如:「喜形於色」、「形之於外」。《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2.構成、變成。《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故禍不萌。」 3.描寫。如:「形容」、「難以形於筆墨」。 4.比較、對照。如:「相形見絀」。《淮南子.齊俗》:「故高下之相傾也,短脩之相形也,亦明矣。」 |
|
解釋:
「形」的異體字。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hape |
作者: | 盧玉珍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拉邦動作分析詞,指的是人與環境的橋樑,也是人類感情的呈現。此一名詞與觀念內容主要創自華倫.藍博(Warren Lamb),雖然拉邦在其著作中常以形式(Form)作為形(Shape)的代名詞,Shape這個字並未出現在拉邦的早期著作中。其後,Judith Krestenburg以藍博的「形」為基本觀念,而發展出「動作輪廓法」(Action Profile),用以研究嬰兒之成長。具體而言,形可由想像你自己走下一條擁擠的街道來體驗,你是否深呼吸,而試圖集中注意力於體內的空間?或者,你直接推開別人,以便通過街道?甚或東鑽西擠,為自己開創向前走的空間?正如拉邦所說:「我們不只以行動(動作)來改變身體的位置與周圍環境,而且由我們的心靈中把動作加進了色彩與情調。」(1939/1974: 48)。 |
|
參照: Ann Axtman《Rudolf Laban: Movement Language and the Choreographic Process [1910-1936]》1993、Cecily Dell《A Primer for Movement Description》1977、Rudolf von Laban《The Language of Movement》1974、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 & ""Laban Concepts & Laban Dialects: Issues of Shape,""《The Guild Magazine》no. 77, May 1988: 23-31、《The LMA Compendium》1990.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hîng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實體。《說文解字.彡部》:「形,象形也。」《呂氏春秋.先識覽.去宥》:「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2. 樣貌。《孫子.虛實》:「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3. 地勢。《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山之險。」《漢書.卷五九.張湯傳》:「還,謁大將軍光,問千秋戰鬥方略,山川形勢。」 4. 情勢。《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論曰》:「莫不備寫情形,審求根實。」《紅樓夢》第五七回:「見其家中的形景,自與榮寧不甚差別,或有一二稍盛者。」 5. 表現、顯現。《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6. 構成,演變完成。《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故禍不萌。」晉.干寶《搜神記》卷七:「始見於建安,形成於黃初,文備於太和。」 7. 描述。晉.陸機〈文賦〉:「雖離方而遯員,期窮形而盡相。」元.耶律楚材〈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七首〉詩之七:「文章氣象難形容,騰龍翥鳳遊秋空。」 8. 比較、對照。如:「相形見絀」。《淮南子.齊俗》:「故高下之相傾也,短脩之相形也,亦明矣。」 |
|
注音: | ㄒㄧㄥ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形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