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屈 - 教育百科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ㄨㄟˇㄑㄩㄖㄨˊ:「ㄕㄡˋㄑㄩ」、「ㄐㄧㄠˋㄑㄩ」、「ㄅㄠˋㄑㄩ」、「ㄩㄢㄑㄩ」、「ㄑㄩㄙˇ」。
  2. ㄨㄢㄑㄩㄖㄨˊ:「ㄑㄩㄒㄧ」、「ㄑㄩㄓˇㄧˊㄙㄨㄢˋ」。
  3. ㄒㄧㄤˊㄈㄨˊㄓㄜˊㄈㄨˊㄖㄨˊ:「ㄑㄩㄈㄨˊ」、「ㄑㄩㄓㄜˊ」、「ㄨㄟㄨˇㄅㄨˋㄋㄥˊㄑㄩ」。
  4. ㄐㄧㄤˋㄉㄧㄕㄣㄈㄣˋㄖㄨˊ:「ㄑㄩㄐㄧㄡˋ」、「ㄑㄩㄧˋㄈㄥˋㄔㄥˊ」、「ㄑㄩㄐㄧㄚˋㄍㄨㄤㄌㄧㄣˊ」。
  5. ㄌㄧˇㄎㄨㄟㄖㄨˊ:「ㄌㄧˇㄑㄩ」、「ㄑㄧㄥˊㄑ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彎曲、曲折。
    【例】屈曲、屈折
  2. 順服、折服。
    【例】寧死不屈、威武不能屈
  3. 使彎曲。
    【例】屈膝、屈指一算
  4. 短虧、不正直。
    【例】理屈、情屈、辭屈
  5. 冤枉。
    【例】屈死、叫屈、訴屈
  6. 委曲。
    【例】屈意奉承、屈駕光臨
  7.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委曲的心意。如:「受屈」、「叫屈」。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代子求官,為夫訴屈。」
2.姓。如戰國時楚國有屈原。
[動]
1.彎曲。如:「屈膝」、「屈指一算」。
2.降服、折服。如:「屈服」。《孟子.滕文公下》:「威武不能屈。」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
3.降低身分。如:「屈意奉承」、「屈駕光臨」。《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欲屈己以存道,貶身以救世。」
[形]
1.彎曲不直。《孟子.告子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
2.短虧、虧損。如:「理屈」、「情屈」。漢.王充《論衡.自紀》:「然則辯言必有所屈,通文猶有所黜。」
[副]
1.勉強、強迫。《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2.冤枉。如:「屈死」、「屈打成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u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彎著身子、曲著身子。
  2. [[動] ] 彎曲。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ㄑㄩ

1. 無尾。《說文解字.尾部》:「屈,無尾也。」

2. 短尾。《玉篇.尸部》:「屈,短尾也。」《韓非子.說林下》:「鳥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將欲飲於河則必顛。」

3. 彎曲、曲折。如:「屈膝」、「屈指一算」。《廣韻.入聲.物韻》:「屈,拗曲。」《易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孟子.告子上》:「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

4. 降服、折服。如:「屈服」。《孟子.滕文公下》:「威武不能屈。」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

5. 短虧、虧損。如:「理屈」、「情屈」。漢.王充《論衡.自紀》:「然則辯言必有所屈,通文猶有所黜。」

6. 降低身分。如:「屈意奉承」、「屈駕光臨」。《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欲屈己以存道,貶身以救世。」

7. 勉強、強迫。《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8. 委曲、冤枉。如:「受屈」、「叫屈」、「屈死」、「屈打成招」。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代子求官,為夫訴屈。」

9. 收服。《詩經.魯頌.泮水》:「順彼長道,屈此群醜。」漢.毛亨.傳:「屈,收。」唐.孔穎達.正義:「屈者,屈彼從己,是收斂之義,故為收也。」

10. 竭盡。《荀子.王制》:「使國家足用而財物不屈,虞師之事也。」唐.楊倞.注:「屈,竭也。」《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憚耕稼採薪之勞,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樂,智巧窮屈無以為之。」漢.高誘.注:「屈,盡。」

11. 絕斷。《漢書.卷五七下.司馬相如傳》:「亦各並時而榮,咸濟厥世而屈。」唐.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屈,絕也。」

12. 窮困、困窘、不得志。漢.揚雄《法言.先知》:「若汙人老,屈人孤,病者獨,死者逋,田畝荒,杼軸空之謂斁。」晉.李軌.注:「屈,窮。」唐.韓愈〈上兵部侍郎李巽書〉:「尚賢而與能,哀窮而悼屈。」

13. 交錯。《儀禮.聘禮》:「堂上八豆,設於戶西,西陳,皆二以並,東上韭菹,其南醓醢,屈。」漢.鄭玄.注:「屈猶錯也。」唐.賈公彥.疏:「云屈猶錯也者,猶下經錯黍,此經菹醢,不自相當,皆交錯陳之,故云錯也。」

14. 聚。《爾雅.釋詁下》:「屈,聚也。」《宋史.卷三一六.唐介列傳》:「今詔書求直言而久無所施用,必欲屈群策以起治道,願行其言。」

15. 量詞。明.方以智《通雅.卷四○.算數》:「曰屈曰頭,皆數也。」唐.段公路《北戶錄.卷二.米䴵(餅)》:「按梁劉孝威謝官賜交州米四百屈,詳其言屈,豈今之數乎?」

16. 古地名。《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晉.杜預.注:「屈地生良馬。」

17. 姓。如戰國楚有屈原。

㈡ㄐㄩㄝˊ

1. 通「崛」。《漢書.卷一○○.敘傳上》:「未見運世無本,功德不紀,而得屈起在此位也。」唐.顏師古.注:「屈起,特起也。」清.王先謙.補注:「屈,崛借字。《文選》作『崛起』。」

2. 「屈強」:強硬不屈。《漢書.卷四三.酈陸朱劉叔孫傳.陸賈》:「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於此。」唐.顏師古.注:「屈強謂不柔服也。」亦作「倔強」。

3. 「屈狄」:古代后夫人之服。《集韻.入聲.月韻》:「𦁐,𦁐狄,后夫人之服。或作屈。」《禮記.玉藻》:「王后褘衣,夫人揄狄,君命屈狄。」亦作「𦁐狄」。

4. 「狂屈」:顛狂失常。《集韻.入聲.質韻》:「屈,狂屈侜張似人而非也。李頤說。」亦作「狂僪」。

注音: ㈠ㄑㄩ ㈡ㄐㄩㄝ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屈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