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阿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ㄈㄨˋ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一]ā[二]ē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ㄥˊㄏㄜˊㄆㄧㄢㄊㄢˇㄖㄨˊ:「ㄈㄨˋ」、「」、「ㄩˊ」、「ㄍㄤㄓㄥˋㄅㄨˋ」。
  2. ㄨㄢㄑㄩ˙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ㄕㄢ」、「ㄏㄜˊㄕㄨㄟˇ」。
注音:
解釋:
  1. ㄌㄚㄅㄛˊㄌㄚㄅㄛˊㄅㄢˋㄉㄠˇ˙ㄉㄜㄐㄧㄢˇㄔㄥㄨㄟˋㄩˊㄧㄚˋㄓㄡ西ㄒㄧㄋㄢˊㄅㄨˋㄐㄧㄝˋㄩˊㄅㄛㄨㄢㄩˇㄏㄨㄥˊㄏㄞˇㄐㄧㄢㄕㄠˇㄏㄜˊㄌㄧㄡˊㄉㄨㄛㄕㄚㄇㄛˋㄓㄨㄥㄅㄨˋㄨㄟˊㄍㄢㄏㄢˋㄉㄧˋㄑㄩ沿ㄧㄢˊㄏㄞˇㄊㄨˇㄉㄧˋㄈㄟˊㄨㄛˋㄉㄠˇㄕㄤˋㄐㄩㄇㄧㄣˊㄉㄚˋㄉㄨㄛㄒㄧㄣˋㄈㄥˋㄏㄨㄟˊㄐㄧㄠˋ
  2. ㄩˇㄓㄨˋㄘˊㄐㄧㄚㄗㄞˋㄔㄥㄨㄟˋㄕㄤˋㄖㄨˊ:「ㄅㄛˊ」、「ㄉ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阿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ē
解釋:
  1. 迎合、附和。
    【例】阿附、阿諛、守正不阿
  2. 轉折、彎曲的地方。
    【例】山阿
注音:
漢語拼音: ā
解釋:
  1. 詞綴:(1) 加在稱謂上。
    【例】阿姨、阿婆、阿爸 (2) 加在名字上。如漢代曹操的小名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ē
解釋:
[名]
1.大陵、大土丘。唐.王勃〈滕王閣序〉:「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2.轉折、彎曲的地方。《文選.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沛施祐,汾之阿,揚金光,橫泰河。」
3.屋宇、屋檐。《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4.姓。如唐代有阿光進。
[動]
1.迎合、偏袒。如:「阿附」、「阿私」、「諂媚阿諛」。《孟子.公孫丑上》:「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阿有罪,廢國法,不可。」
2.倚靠。參見「阿衡」條。
注音:
漢語拼音: ā
解釋:
[助]
置於語尾。通「啊」。如:「做人阿!要腳踏實地才是。」
[歎]
表示疑問、驚訝等語氣。如:「阿!你怎麼啦?身體不舒服嗎?」
[綴]
詞頭:(1)加在稱謂上。如:「阿婆」、「阿爹」、「阿姨」、「阿兄」。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加在名字上。如漢代曹操的小字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
注音:
漢語拼音: à
解釋:
(二)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a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詞前綴。可加在稱謂、姓名、一般名詞之前。
音讀: 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o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ㄜ

1. 大陵、大土丘。《說文解字.𨸏部》:「阿,大陵也。」《詩經.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漢.毛亨.傳:「大陵曰阿。」唐.王勃〈滕王閣序〉:「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2. 轉折、彎曲之處。《說文解字.𨸏部》:「阿,一曰曲阜也。」《楚辭.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漢.王逸.注:「阿,曲隅也。」《文選.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沛施祐,汾之阿,揚金光,橫泰河。」

3. 屋中脊高拱卷曲放置棟樑處。《說文解字.𨸏部》「阿」字清.段玉裁.注:「室之當棟處曰阿。」《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又「王宮門阿之制:五雉。」漢.鄭玄.注:「阿,棟也。」《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卷八四:「其在宮室,則凡屋之中脊,其上穹然而起,其下必卷然而曲,其曲處即謂之阿。」

4. 迎合、偏袒。如:「阿附」、「阿私」、「諂媚阿諛」。《孟子.公孫丑上》:「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阿有罪,廢國法,不可。」

5. 「阿衡」:職官名。為古代執政之官。商湯時,由大臣伊尹掌權,商人遂以阿衡代指伊尹。《書經.太甲上》:「惟嗣王不惠于阿衡。」《詩經.商頌.長發》:「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

6. 姓。如唐代有阿光進。見《萬姓統譜》。

㈡ㄚ

1. 置於語尾。通「啊」。如:「做人阿!要腳踏實地才是。」

2. 表疑問、驚訝等語氣。如:「阿!你怎麼啦?為什麼血流滿面?」

3. 當詞頭:

⑴ 置於稱謂之前。如:「阿姨」、「阿婆」、「阿爹」。《宋書.卷六八.武二王列傳.南郡王義宣》:「秀初至江陵,見義宣,既出,拊膺曰:『阿兄誤人事,乃與痴人共作賊,今年敗矣。』」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⑵ 置於名字之前。如漢代曹操之小字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元康四年,義玄孫之子阿武不更寄詔復家。」《舊唐書.卷一九三.列女列傳.冀州女子王氏》:「冀州鹿城女子王阿足者,早孤,無兄弟,唯姊一人。阿足初適同縣李氏,未有子而夫亡。」

⑶ 置於次第排行之前。《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列傳.安陸王子敬》:「子敬與太孫俱入參畢同出,武帝目送子敬良久,曰:『阿五鈍。』由此代換之意乃息。」《明史.卷二一二.劉顯列傳》:「至是,其酋阿大、阿二、方三等據九絲山,剽遠近。」

㈢ㄚˋ,ㄚ之又音。

注音: ㈠ㄜ ㈡ㄚ ㈢(又音)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阿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