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上海格致書院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黃春木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上海格致書院之興設,倡議於同治十三年(1874),而於光緒二年(1876)在上海英租界開辦。主要創辦人包括徐壽(雪村)、唐廷樞(景星)、英人傅蘭雅(John Fryor),及英國駐上海領事等人;另聘在倫敦英人司蒂芬森(M. Stephenson)、亞歷山大(J. Alexander)等八人為董事,聘王韜為山長。此書院創辦乃由中西宮紳私人發起,並向中外廣募經費、器物而成。
  書院設立的宗旨,「原意欲中國士商深悉西國之事,彼此更敦和好」。其所謂西國之事涵括極廣,大抵有工藝、製造諸理法及其成品實物等。書院規模包括格致房(講堂)、書房(藏書樓)及博物房(館)三部分;其中以博物館最具特色,為中國之首創。此館之設始於書院在英董事之議,以便收藏英國方面所購置、贈送或借用的物件;至於設館目的在:「但講習格致之學,非徒言傳,必須目見,尤必身親嘗試,口講指畫,而後能析其疑義,盡其妙用」。館中所藏器物共分十大類,包括生物、手工藝、建築、交通、工業製造、礦冶、土木工程、機械、兵工、輿圖。
  藏書樓方面,全部藏書共分經、史、子、集、叢書、東西學書目等六部分。樓下備有各種報刊,樓上則為藏書所在,書籍不能借出,欲登樓閱覽者須先將姓名、地址及名目登冊,憑單由樓上管理人員檢交欲觀之書,不可私自拿取。藏書樓開放時間,「每日午后二句鐘(二時)起至五句鐘(五時),晚刻七句鐘(七時)起至九句半鐘(九時半)止,禮拜日停閱」。
  光緒五年(1879),書院才開始招生以究心實學。學生分為兩類,一學西文,一學格致實學;須繳學費,另須預付保證金,三年學成,原款項領回,若中途求去則銀罰充公,藉此以堅定向學之志。從〔格致匯編〕所載可知,格致房的活動包括講演與教學兩類,講授者以西人為主,有些是書院董事,部分則外聘教習。講演開放眾人觀聽,不取分文。教學則分班授課,分科講習,每一科滿課則嚴為考試,合格者發給憑證。不過這些章程規定一直到光緒十六年方才確定,但囿於師資不佳的因素,使得教學活動始終未能有效實行。
  格致書院開辦之後,由於地方風氣未開,以及師資、經費不足等緣故,振興實學成效不彰,因此乃又創考課之法,爰請地方官員按季命題,課以格致等學,應考者漸增。後又請南北洋大臣每歲行春秋特課,應考者遂多至百餘人,其優等者給予獎勵,以此期能廣開風氣。光緒二十一年(1895),書院英董事傅蘭雅又創會講之法,於每禮拜六晚由其親自教習,餘時各生自行在家研究;課程內容包括礦務、電學、測繪、工程、汽機、製造六學。另各學又設有專課,如礦務學有開煤、開金屬礦、礦務機器三門專課。各學首課均以算學起始;學者可習一學全課或一門專課,精熟者發給憑證。傳蘭雅此意在倡引鼓勵自修實學,書院僅講解疑難,演試實物,以助學者明通熟練而已。此會講開辦後,從學者有三、四十人。
  書院之主要靈魂人物,徐壽早於光緒十年(1884)逝世,王韜亦於二十三年(1897)逝世,而傅蘭雅則先一年已赴美應聘,由是書院遂迅即衰頹下來,光緒二十六年以後已形同虛設,宣統二年(1910)決計停辦。據〔上海縣續志.卷九〕載,格致書院後經改組,「以基地、屋舍、器物歸西董處分,籌改公學;以基金一萬六十餘圓歸華董處分,由徐華封收存,為續辦格致教育之用」。公學部分定名格致公學,民國六年(1917)開辦。
  首開專習新(西)學的上海格致書院在近代中國教育史上的意義,除了其規制設施及講學之法特殊外,最主要的乃在西方科技知識的引介和推廣;而其[格致匯編]的發行,收效亦大。尤其此書院對於西學的態度完全打破「中體西用」的格局,不復以身心性命、三綱五常為格致的根源,故實可視為中國現代科學教育之先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上海格致書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