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同一(同體,同一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dentity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同一、同體或同一性指兩個事物完全相同或相似;有時也可指「名稱」與「被指稱之物」的關係,或是同一事物之不同「名稱」的關係。同一的意義可從下列幾方面而言:(1)形上學方面:同一性指存有(being)所具有的永恆性及不變性,與時時改變的表象之流(flux of the phenomenal)相對。又同一性也可指不同事物間所其有的統一性(unity)或是存在於殊相(particulars)間的共相(universals)。(2)邏輯方面:指思考律(laws of thought)中的同一律(Law of Identity),即是每件事物都與其本身是同一個。又邏輯的同一性也可指兩個述句(expressions)所具的同等(equality)關係,此關係對述句中所有變項(variables)的值都是其的。(3)心理學方面:指人格的同體(personal identity)即是在不同時間或地點內,自我(self)仍能覺知到自己是相同的意識統一體(conscious unity),並能在持續改變的活動及行為中依然保持一致性。又在當代心理學及社會學中,將個人對社會中某一群體的歸屬意識稱為「認同」(identification),許多學者相信,正是在認同的過程中,個人才逐漸能意識到自己所具有的「同一性」或「同體」。
  同一的問題,在人類哲學思考的歷史中出現甚早。為了解決構成世界的本質到底是永恆或變遷、相同或差異的問題,哲學家很早就提出了他們的看法。古希臘哲學家如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 544~484 B.C.)等人主張世界只有流變的過程,而無永恆不變者。巴門尼底斯(Parmenides, 540~470 B.C.)、芝諾(Zeno of Eleatic, 490~430 B.C.)及柏拉圖(Plato, 427~347 B.C.)等人則相信凡屬真實之物是不能改變的,所有的改變都是幻覺;柏拉圖亦從「共相」的角度,主張同類(classes)的事物之所以能連結在一起,就在於他們有「同一的」(identical)性質,這種同一的性質無法感知,獨立於具體物之外而存在。至於德謨克里特斯(Democritus, 460~370 B.C.)、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及伊比鳩魯(Epicurus, 341~270 B.C.)等人則調和前述兩派的論點,主張世界包括永恆與改變兩者。
  綜觀早期學者及後來中世紀學者關於「同一」問題的論述,可以發現他們的論點都源自於兩種不同的「同一」的概念,即:「永恆性」與「統一性」,前者導致了他們對於「改變」、「實體」(substance)、「『表象與實在』(appearance and reality)之關係」及「人格同一性」等問題的探討;而後者則導致了學者對於「共相與殊相」、「個別性」(individuation)與「抽象概念」(abstract ideas)等問題的探討。
  近代哲學家對於同一問題的討論集中在三方面:(1)人格同體;(2)共相;(3)邏輯上的同一律。在人格同體方面,有關的問題是:「我」是什麼?由於在人的身體或心靈內都很難發現持續不變之物,因此要解決「何為我」的問題,便成為許多學者努力的方向。哲學家們曾採取了三條主要路線來處理此一問題,如休姆(D. Hume, 1711~1776)否定有任何「同一自我」(identical self)的存在,認為這種假象之所以存在,係出於當人在某一瞬間的意識場(field of consciousness)類似下一瞬間的意識場時,便傾向於假定一個單獨的自我存在。康德(Imm. Kant, 1724~1804)認為我們必須超越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之外,而到達一個先驗(transcendental)自我。這個先驗自我嚴格說來並不可知,而是在經驗之外,但卻使經驗中觀念與感情的延續成為可能。觀念論者(Idealists)則認為使一個人之成為同一自我的,是一種持續的目的(a persisting ends or purposes),當生命日益進展時,這些目的會更完滿地實現自身。大體說來,這些對於人格同體的解答各有立場,但多因未臻圓滿而未被廣泛接受。其次,在共相方面,從柏拉圖以來,許多哲學家皆認為不同事物間的同一性是可能的,而共相對於科學與一般思考都是必要的。如萊布尼茲(G.W. Leibniz, 1646~1716)提出了「不可辨別者同一原理」(the principle of 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認為假使兩個實體之間不能分辨彼此時,此兩個實體是同一的。但二十世紀的唯名論邏輯學家(nominalist logicians)則懷疑共相存在的必要性,他們企圖廢除共相及不同事物間所具有的同一性,而主張以「相似性」取代「同一性」,認為個別事物之間只可能精確地相似,但卻不曾絕對相同。不過此說也受到部分學者如羅素(B. Russell, 1872~1970)的反對;羅素認為世界至少有一種同一性存在,那就是相似性本身。另外,弗列格(Fr.L.G. Frege, 1848~1925)則將同一性解釋為物體之名稱或記號之間的關係,而非物體間的關係。弗列格分析了表達同一性的語句後,認為有些語句表達的是分析的(analytic)意義,有些語句則是綜合的(synthetic)意義,只有後者對於知識的擴展有意義。弗列格認為,若同一性表示的只是物體與其本身間的關係,那就無法解釋為何同樣表達同一性的語句會有不同的認知意義。他因而區分了言詞本身的意義(meaning)及其指涉的內容(referent)有所不同,一些表達不同意義,但卻指涉同一事物的語句在知識上仍有其意義。弗列格的論點,使得當代學者對於同一問題的研究開始與意義理論(theory of meaning)產生關聯。在邏輯的同一律方面,同一律與矛盾律及排中律(law of contradiction and excluded middle)並稱為傳統邏輯中思考的三個基本定律,亦即是人們若要正確地思考,必須遵循同一律等法則,而大部分哲學家接受這些法則是事物本身結構或本質之法則的觀點。不過亦有部分邏輯實徵論者(logical positivists)以為所謂的思考三律其實只是語言約定俗成的結果。如羅素與懷德海(A.N. Whitehead, 1861~1947)即認為思考律只是三個被推論出來的語句而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一(同體,同一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