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德充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俞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德充符〕是〔莊子〕內七篇中的第五篇,旨在說明德充於內而符應於外,以及至德者應忘形無情的道理。所謂「德」是得自於天的自然本真,莊子有時稱之為「真君」、「真宰」,也就是人的內在自主的真實本性。人的內在本真多不免受役於外物,於是莊子提醒人當善於保全自然所賦予人的內在本真,不要失去,則德充於中,物應於外。內德充實的人能保全天真,超然達觀,其精神境界自然能與平等齊一的萬物實象相符應。為了說明這個道理,莊子在〔德充符〕篇特別以外形殘缺、內德充實的人比喻,說明「忘形」、「才全德不形」、「誠忘」以及「有形無情」等精神涵養的原理。
  〔德充符〕全篇可作六部分,前四部分都是重言式的寓言(假託權威以重己意的寓言)。第一個寓言裡孔子與季常論魯兀者(受刖刑的人)王駘(ㄊㄞˊ),雖然形體殘缺,卻唯德是務;能夠涵養超越精神,不以死生為念,可以無終無始,與物同體。王駘德全形殘的故事,在說明人應全其天德、忘其形骸的道理。
  第二個寓言說鄭執政大夫子產和受刖刑的兀者申徒嘉一同師事伯昏無人,因申徒嘉曾犯罪受刑,而恥與他同行。申徒嘉認為自己從伯昏無人十九年,伯昏無人從不知道他是個兀者,對子產說:「今子與我遊於形骸之內,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就是說子產與申徒嘉都從伯昏無人內修道德,怎可斤斤計較外在形骸呢?於是子產承認了自己的過失。這則故事說明形骸不足以完全代表一個人的道理,人的內在才是更重要的。
  第三個仍是類似的寓言,說叔山無趾因罪受罰,砍去足趾,卻常向孔子求學,自稱「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務全之也。」意思是說早先因為不知務德,輕率行事,因而失足。現在警悟到有比腳還可貴的內德存在,因而希望能善自保德,不要失德。孔子於是稱讚無趾雖然前行有虧,仍務學以補過,那麼德行無虧的人,豈不更當務德好學嗎?叔山無趾又曾和老子說孔子重視道德名聲,大概是受了現實桎梏,所以才向你請教「至人」的道理。老子認為無趾應對孔子說明「死生為一條,可不可為一貫」的齊平道理就好了。無趾說孔子天生氣質偏向實際,無法解脫。這一說在比照孔子好學務德,與無趾老子齊一死生、泯除是非的精神旨趣不同。
  第四個寓言說,衛國有個殘疾惡人哀駝它(哀駝為姓,是醜陋的意思,它是名字)雖外貌不揚,卻內德充實,人人樂與之相處。魯哀公問孔子是什麼道理?孔子回答道小豬在死去的母豬身旁不久就會逃開,因為小豬所愛的是母豬的照顧哺育,而不是母豬的外形,同理人所愛的是內德而不是外形。哀駝它能贏得人心,是因為他有「才全德不形」的修為。所謂「才全」是指能達觀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不肖、毀譽、飢渴、寒暑等種種自然的與社會的對立現象,使之不致擾亂人心,而能隨任變化,逍遙自得。所謂「德不形」是指人內德充實卻不表現在外,善於與人平和相處。
  第五部分是借著殘缺的人成功地遊說諸侯,說明 「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的道理。也就是說德本是不容易忘的,然而人都自然忘了;形是容易忘的,然而人都不忘,忘記不當忘記的內在德性,卻老記得應該忘的形體,是真正的有忘性。
  第六部分莊子借與惠施的問答,說明「有形無情」的道理;認為人雖生而具有形軀情意,卻不當受形軀情意之累,若要超脫形軀情意的束縛,必須摒除個人褊狹的好惡情緒,莊子主張「有人之形,無人之情」,人生而有形,無可避免,但是「無情」則可透過涵養達成。無情不是冷若冰霜,而是「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參見「帝之懸解」)。也就是說:不以好惡傷身,也不強求健康長壽。
  總結以上所說,〔德充符〕仍在延續〔逍遙遊〕與〔齊物論〕的一貫之旨,認為真正內德充實的人,必能從形軀、情意,乃至社會價值的重重束縛中解脫出來,達觀生死、泯除是非、齊觀萬物、安於自然,所謂「德充於中,而物應於外」,就是這個意思。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德充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