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團體動力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oup Dynamics
作者: 張建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團體動力學是一個探討團體生活性質的研究領域,創立於一九三○年代後期的美國,由心理學家勒溫(Kurt Lewin, 1890~1947)開其端,李普特(R. Lippitt)、卡特萊特(D. Cartwright)等人發其緒,迄今研究成果斐然,應用層面廣泛,頗受社會科學界的推崇。
  團體動力學家指出,人的一生幾乎都在團體之中渡過,世上的事務也通常是透過團體的方式來完成。這些團體有的是人數不多的小團體,也有的是人數眾多的大團體,有的是面對面關係親密的基本團體,也有的是關係較為鬆散的次級團體,有的是正式的團體,也有的是非正式的團體。團體之內,可能有附屬的次級團體,團體之外,也可能有其高層或平行的團體。當然,整個社區或社會,也是某種形式的團體。人類分別在這些團體之中,尋求本身生養、歸屬、教育、政治、經濟、宗教等各方面需求的滿足。所以,若欲了解並改善人類的行為及生活,就必須探討人類的團體是如何形成、如何運作以及如何解組的。
  由於有些知名的團體動力學研究,強調民主領導及成員參與決策的重要性,故曾遭致團體動力學就是一種政治意識形態的批評。也由於某些重要的團體動力學研究,提倡人際關係及管理知能的改進,故亦有人誤解團體動力學就是一些溝通管理技術的組合。其實,團體動力學既非政治上的意識形態,更不僅是實務上的管理技術,而是一種專門的學術領域。
  就廣義而言,團體動力學期望整合社會科學中各種有關團體的理論及方法,透過實徵的研究,蒐集具有學術意義的資料,藉以了解團體的性質、團體發展的法則、團體成員相互依存的動態關係,以及團體與組成分子間、團體與其他團體間、團體與大型制度間的各種關係。就狹義而言,團體動力學的主要興趣,在於團體現象的動力性質及相依性質,故致力探討與團體有關的各種心理及社會力量,如權力、凝聚力、吸引力、社會壓力、變遷條件、平衡狀態、團體規範、團體氣氛等,從而了解團體的某一部分發生變化時,其他部分的調適情形。
  團體動力學的研究成果,以其重視科際的整合,及縝密的實地觀察與實驗,甚具實用價值。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此領域對於軍中士氣、學校人際關係、工廠效率的研究,以及在公共行政、婚姻諮商、精神醫療等實際情境的應用,均著有貢獻。證據顯示,團體動力學的研究,有助於減少團體成員的磨擦,增進良好的團體氣氛,提升團體活動的效果。就教育領域而言。班級教學的團體情境,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咸可自團體動力學的學理中獲得相當的啟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團體動力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Group Dynamics
作者: 莊道明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團體動力學是一門研究團體結構與機能的學門,特別是針對3至36人小團體的心理研究。研究的主題包括團體內的調適、緊張、衝突與凝聚等變化模式,此外也探討團體與團體間的變化關係。團體動力學屬於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題的一支。
  團體動力學由勒溫(Kurt Lewin)所創建,最初研究的重點是針對人類團體活動運作的動力模式,從事理論性的分析與實地性的研究。勒溫於1945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設立第一個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Group Dynamics)。然而,勒溫在團體動力學上的著述並不多。
  所謂的團體,只要有2人以上的組合即可稱之。團體一般可分成3種類型:
  (一)聚合性團體(Gregarious Group):指因空間距離的接近,使一群人集結形成一個異於其他人的群體。例如排隊看電影的人,聽演講的社會人士,在圖書館看書的讀者。這些人彼此之間並無互動的關係。
  (二)類別性團體(Category Group):一群具有相同類別或特徵,可被視為一類的群體。例如男人、女人、大學生等。
  (三)功能性團體(Functional Group):當上述2種團體的人或2人以上,具備有某種共同心態,願遵守某一組織明確且定義清晰的角色系統及規範,為達成共同目標而產生互動及影響行為時,則稱此集合體為功能性團體。例如學會、公司或社團等。
  團體動力學嘗試探究使團體發生互動的社會力,並經由對社會力的分析與了解,分析團體成員的動機,成員對團體的期望,成員彼此關係的結構,團體成員公開的行為與非公開行為的差異,團體成員是否控制個人的參與,成員的溝通是否受到壓抑,或團體的目標是否清楚等。團體動力學也探究不同團體中,不同領袖行為的研究,例如民主的,獨裁的,或放任的;恐慌與挫折對有組織與無組織團體的影響;團體決策如何影響執行;團體中角色的問題;競爭性團體與合作性團體的比較;在非正式性團體中社會溝通的問題等。
  二次大戰後,團體動力學的發展朝向3個方向發展:
  (一)將團體動力學視為一種與團體組織及溝通方法來研究:較強調民主的領導,共同參與決策,利用團體合作方式,以獲取社會及個人的利益;
  (二)將團體動力學視為一種技術:經由小組討論,團體決策及角色扮演的運用,發展個人及改善人際關係;
  (三)視團體動力學為一研究領域:研究獲取有關團體的性質與發展法則,及團體與個人,團體與團體,團體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知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團體動力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