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石印本 - 教育百科
ˊ
ˋ
ˇ
shí yìn bě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yìn běn
解釋:
用石版印刷所印成的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石印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石印,是石版印刷的簡稱。石印術的發明者,是奧國人遜納菲爾德(Alois Senefelder, 1771-1834),早年曾在英國哥爾斯達特大學學習法律,愛好藝術,喜歡作曲,因為所作之曲無錢雕刻銅板印刷,就嘗試自己刊印。他在刊行樂譜時,發現那些表面有微孔的石版,一塗上油脂便能吸附油墨,而未塗油脂的部分,則有蓄水功能,便應用水油相拒的原理,進行反覆試驗,終於在1796年獲得成功。並著有〔石版印刷術〕一書,1830年代,石印術傳到亞洲。大約1834年前後,英國傳教士麥都思在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最早使用石印術印刷中文書籍。在這以後,中文石印本在澳門、廣州、上海等地相繼出現。清代上海人毛祥麟在〔墨餘錄〕一書裡寫有「吃墨石」一節,云:「泰西有吃墨石,以水墨書字於紙,貼石上,少頃,墨字即透入石中,復以水墨刷之,則有字處沾墨,無字處不沾,印之與刊板無疑也」。又清人黃式權〔淞南夢影錄〕云:「石印書籍,用西國石板。磨平如鏡,以電鏡映像之法攝字跡於石上,然後傅以膠水,刷以油墨,千百萬頁之書不難竟日而就。細若牛皮,明如犀角」。我國最早使用石印技術印書的,是上海徐家匯天主教會所設的土山灣印書館。同治13年(1874)土山灣印書館將木版印刷部改為石印部及鉛印部,光緒2年(1876),用石印術刊印出一批宣傳天主教的書籍,在天主教徒中間流傳。而最具社會影響力的當推上海點石齋石印書局,為光緒5年英商美查所設,作為上海申報館的附屬機構,先印有〔聖諭詳解〕,又用照相石印術翻印了〔佩文韻府〕等古籍。石印本的印刷在當時,比較原形不差毫厘,書版尺寸大小又可以利用照相攝影術隨意調節,使之擴大或縮小,而且製版清晰方便,很受文人之愛。故繼點石齋印書局之後,光緒7年廣東人徐鴻復在上海開設同文書局,購置石印機12架,雇佣職工500名,專門從事翻印古籍中的善本書,如殿本〔二十四史〕、〔康熙字典〕、〔佩文齋書畫譜〕等。清政府又曾通過總理衙門委託同文書局,石印〔古今圖書集成〕100部,作為贈送外國的禮物。以後,大小石印書局應運而生,如李盛鐸創辦的蜚英館、凌佩卿等人的鴻文書局等,多達百餘家,並以上海為中心而遍布全國。光緒13年正月13日〔申報〕載:「石印書籍,肇自泰西,自英商美查就滬上開點石齋,見者悉驚奇贊嘆。既而寧、粵各商仿傚其法,爭相開設。而新印各書無不勾心鬥角,各炫所長,大都字跡雖細若蠶絲,無不明同犀理。其裝潢之古雅、校對之精良,更不待言。誠書城之奇觀,文林之盛事也」。清末民初石印小本的唱本、小說以及五彩圖畫書也都十分普及。但是,當膠印術興起後,石印術即逐步衰退,1960年代基本上已被淘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石印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