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知北遊]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知北遊〕是〔莊子〕書中的第二十二篇,其中「知」字是假託的一個名字,可以當做原字解,也可做「智」字看;古代「知」字也做「智」字解,要從上下文把握其意義。此篇以一個名「知」的人遊歷到北方,先是碰到「无(同無)為謂」(名字是「無可說」之意)問到道的問題開始,其後又依託了幾個人的問答,主旨在闡釋老莊以來的道家思想。
  篇中用「知」「北遊」的意思,因其時從「中原」看來,北方是「幽冥」之地,深遠難知,象徵對道的探討,要進入隱晦深遠的層次。文中說「知」首先碰到「无為謂」,問他「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意為處身)何服(意為做或行事)則安道,何從(依循)何道(言說)則得道?」連問三次,「无為謂」都沒回答,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於是 「知」回到白水之南,登上「狐闋」(白水指純潔明白,狐闋指狐疑空靜),看見了「狂屈」(人名,意指張狂妄為),問他同樣的問題,狂屈說:「我知道」,然而卻在張口欲言的時候,忘記了所要說的話。(文中說「忘其所欲言」,後來陶淵明詩句「欲辯已忘言」可能即援引此句之意。)「知」不得已回到首都去問黃帝,黃帝說:「无思无慮始知道,无處无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頗為近似「有生於無」,道始於無的主張。「知」接著問黃帝,我們知道,而那兩人不知道,誰是對的?黃帝說:无為謂「真是」(完全對),狂屈「似之」(近似對),我和你就差得遠了,後面引用了老子的話:「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參見「不言之教」)以下又引了頗多老子的話,以釋「無」和「無言」。下文中有:「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是釋莊子 「死生一也」的意旨。接著說:「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後化為神奇,神奇後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是說神奇和臭腐的相對性和循環性;後來「化腐朽為神奇」的成語便出於此。
  篇中又載東郭子問莊子「道惡乎在」(即道在那裡)?莊子說:「无所不在。」東郭子希望莊子指出道所在的名稱,莊子說:「在螻蟻」,東郭子說:「道所在的處所怎會這麼卑下?」莊子說:「在稊稗」,東郭子說:「那不是更卑下了嗎?」莊子說:「在瓦甓」最後則說:「在屎溺」莊子解釋說,因為東郭子所問的不是道的實質,所以才愈回答愈卑下,因為愈在卑下之處,愈能確定事物的狀況,叫做「每下愈況」,是這個成語的出處。(參見「每下愈況」)
  莊子回答「道」無所不在,似乎有「汎道論」的色彩,但從老子主張道是一切的根原,所以萬物無不在道之中,既或是人們所認為的微不足道、以至唾棄之物,也在道中。這個主張,如同宋明理學家主張的「理無不在」一樣。其「每下愈況」一語,是說市場中要確定豬的肥瘦,越往下腿踩愈明白,下腿若有肉,自然堅實,表示是真正的肥豬。「每下愈況」後來被人寫成「每況愈下」,意義還說得通,但與莊子中的文字便有了出入。
  〔知北遊篇〕用了許多附託人名的問答,都不出老莊的思想,其中出現了「形若槁骸、心若死灰」;「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郤同隙,即讀如隙,意亦同)是後來常用的這些成語的出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知北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