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誌學研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thnographic Reserch
作者: 楊榮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誌學(或譯作俗民誌或人種誌)研究法依其蒐集資料基本策略的不同,而有其他的名稱,如教育人類學(educational anthropology)、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田野研究(field research)、自然研究(naturalistic inquiry)等,但均可屬於詮釋性研究(interpretive research)的家族(family)。人誌學也是一種互動性研究(interactive research),即在現場作密集的觀察、訪問並記錄其過程,針對所選擇的場所與自然發生的現象進行分析研究。人誌學研究法沒有特定的研究程序,但是有其特殊的方法與策略,如參與觀察、人誌學晤談以及檔案資料的蒐集等。
  人誌學的研究源自一九二○年代馬林諾斯基(B. Malinowski)的田野研究,一九六○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家運用以研究醫學院學生的生活,分析學生語言的運用、人際關係、教室管理,探究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進而探討課程、教師的教學策略以及能力分班等教育問題。
  一九七○年代以後,人誌學研究逐漸盛行,其研究的主題也不限於學校或教室內,凡是與教育社會學、心理學,尤其科學教育有關於各研究領域中都有顯著的發展。
  人誌學研究的重點可分微觀研究與巨觀的研究。其中微觀研究的對象為學生、教師、家長、行政人員或教室、學校、家庭、學區、社區等。研究領域則大多數是有關教與學的問題;而巨觀研究則將重點轉向學校以外的教育大環境,如學校與學區的互動關係、教育政策與制度、文化價值觀、意識型態的影響等比較深層面的問題。早期研究內容比較重視學校內或教室裡的教學活動,然而一九七○年代之後,巨觀的研究逐漸興起,不僅在教學或課程中提供了另一層面的分析,對文化現象的了解及教育政策的改進,也提供了另一實用的參照。
  人誌學研究中的研究方法除了傳統的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以外,最近也有利用問卷調查或其他量化技術來兼收質與量雙方的數據,因此質與量方法的結合,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人誌學研究法有下列三點基本假設,即:(1)人的生活世界就是一個意義交織的世界,而認為此「意義之網」是人在生活環境中與相關的人、事、時、地、物之間不斷的互動所羅織而形成;(2)群體成員及個體行為都會受文化脈絡的影響,這是形成共識的來源;(3)只有在相同生活情境中的成員,才能了解和互通各種符號的意義並且分享其價值觀。
  根據上列三點假設,人誌學研究逐漸發展出:(1)強調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世界觀之互動;(2)對被研究者做特殊詳實的深度描述;(3)廣泛蒐集資料,不受預設的限制;(4)認為文化是整體的,每一部分的總和並不等於整體;(5)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6)在自然情境不加任何干預下的探究;(7)資料來源多元化;(8)彈性化的研究程序等八項特性。
  然而人誌學研究的程序是非直線性(non-linear)的,資料的蒐集、分析、整理都可以同時進行。它是發展性的,而不是確認性的研究程序。人誌學研究可隨不同的情境和研究者而有不同的研究策略。
  人誌學研究在科學教育研究中的應用價值:(1)科學教育環境的研究:正如「科學/技學/社會」,所謂S/T/S的理念,現代科學教育的內涵都不再限制在學校教室裡面,人誌學研究法有助於規劃教學大環境中,更深入而更為實質功效之研究。其層次尚可自一個教室、學校、社區,乃至社會大環境等各層面,廣泛討論其對科學教育之影響與互動,以及其實質功效之影響等。(2)科學教學的研究:科學與技學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裡所產生有關科技素養問題,已對科學教學的內涵產生重新檢討的要求。人誌學研究法有助於分析並詮釋這些社會需求與個別教師的PCK(學科教學知識)之間的互動問題,進而詮釋有效教學的本質與策略。(3)科學學習的研究:每一位學生的能力、需要,和興趣均不相同,在科技知識成長神速的人類社會中,學生應如何學習,人誌學研究法有助深入了解個別學生如何形成和發展其科學概念,以進行有效學習。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誌學研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