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吐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ㄎㄡˇ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6
  • 漢語拼音 [一]tǔ[二]tù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ㄨㄥ西˙ㄒㄧㄘㄨㄥˊㄗㄨㄟˇㄌㄧˇㄔㄨㄌㄞˊㄖㄨˊ:「ㄊㄨˇㄎㄡˇㄕㄨㄟˇ」。
  2. ㄕㄨㄛㄔㄨㄈㄚㄔㄨㄖㄨˊ:「ㄊㄨˇㄌㄨˋ」、「ㄐㄧㄢㄅㄨˋㄊㄨˇㄕˊ」、「ㄧˋㄊㄨˇㄨㄟˊㄎㄨㄞˋ」、「ㄘˊㄑㄧˊㄇㄨˇㄧㄚㄧㄚㄊㄨˇㄧㄣ。」
  3. ㄕˋㄈㄤˋㄖㄨˊ:「ㄔㄨㄤㄨㄞˋ˙ㄉㄜㄧㄝˋㄌㄞˊㄒㄧㄤㄊㄨˇㄈㄤˋㄔㄨㄋㄨㄥˊㄩˋ˙ㄉㄜㄒㄧㄤㄑㄧˋ。」
  4. ㄧㄢˊㄘˊㄖㄨˊ:「ㄊㄢˊㄊㄨˇㄧㄡㄧㄚˇ」。
注音:
解釋:
  1. ㄒㄩㄥㄈㄨˋㄑㄧㄤㄋㄟˋ˙ㄉㄜㄉㄨㄥ西˙ㄒㄧㄘㄨㄥˊㄗㄨㄟˇㄌㄧˇㄩㄥˇㄔㄨㄖㄨˊ:「ㄊㄨˋㄒㄧㄝˇ」、「ㄡˇㄊㄨˋ」、「ㄕㄤˋㄊㄨˋㄒㄧㄚˋㄒㄧㄝˋ」。
  2. ㄅㄚˇㄗˋㄓㄢˋㄧㄡˇ˙ㄉㄜㄉㄨㄥ西˙ㄒㄧ退ㄊㄨㄟˋㄏㄨㄢˊㄖㄨˊ:「ㄊㄨˋㄔㄨㄍㄨㄥㄎㄨ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利用氣流與舌頭使勁,排出口中的東西。
    【例】吐痰、吐哺 ◎
  2. 說出。
    【例】吐露、傾吐、一吐為快
  3. 顯露、散放。
    【例】吐穗、吐絮
  4. 言詞、語句。
    【例】談吐、吐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腹中或胸中物自口湧出的現象。
    【例】嘔吐、吐血、上吐下瀉 ◎
  2. 交出。
    【例】吐出贓款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使東西從口中出來。如:「吐痰」、「吐哺」。《水滸傳》第六回:「見洒家是個和尚,他道不利市,吐一口唾走入去了。」
2.發出、說出。如:「吐露」、「堅不吐實」、「一吐為快」。唐.白居易〈慈烏夜啼〉詩:「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3.釋放、放出。如:「窗外的夜來香吐放出濃郁的芳香。」
4.摒棄、拋棄。《左傳.僖公五年》:「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名]
文詞、言詞。如:「吐屬典雅」。《南史.卷五二.梁宗室傳下.始興忠武王憺傳》:「暎弟曄字通明,美姿容,善談吐。」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由胃逆出。如:「吐血」、「嘔吐」、「上吐下瀉」。
2.把吞沒的東西退還。如:「吐出贓款」、「歸你的,自拿去;不歸你的,請全數吐出來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ó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從口中出來。
  2. [[動] ] 露出。
  3. [[形] ] 突出。
音讀: thò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嘔、反胃。
  2. [[動] ] 發芽、冒出來。
  3. [[動] ] 吐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反腹掠兔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