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宿 - 教育百科
宿
ˋ
  • 部首 ㄇㄧㄢˊ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一]xiǔ[二]xiù[三]sù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ˋㄍㄨㄛˋㄧㄝˋㄖㄨˊ:「ㄓㄨˋ宿ㄙㄨˋ」、「ㄊㄡˊ宿ㄙㄨˋ」、「ㄐㄧˋ宿ㄙㄨˋ」、「ㄌㄧㄡˊ宿ㄙㄨˋ」。
  2. ㄍㄜˊㄧㄝˋ˙ㄉㄜㄑㄧㄢˊㄧˋㄨㄢˇ˙ㄉㄜㄖㄨˊ:「宿ㄙㄨˋㄗㄨㄟˋ」、「宿ㄙㄨˋㄩˇ」。
  3. ㄐㄧㄡˋㄧㄡˇ˙ㄉㄜㄐㄧㄐㄧㄡˇ˙ㄉㄜㄖㄨˊ:「宿ㄙㄨˋㄐㄧˊ」、「宿ㄙㄨˋㄩㄢˋ」、「宿ㄙㄨˋㄉㄧˊ」、「宿ㄙㄨˋㄧㄡ」、「宿ㄙㄨˋㄩㄢˋ」。
  4. ㄑㄧㄢˊㄕˋㄓㄨˋㄉㄧㄥˋ˙ㄉㄜㄖㄨˊ:「宿ㄙㄨˋㄇㄧㄥˋ」、「宿ㄙㄨˋㄩㄢˊ」。
注音:
解釋:

ㄧㄝˋㄖㄨˊ:「ㄧˋ宿ㄒㄧㄡˇ」、「ㄓㄥˇ宿ㄒㄧㄡˇ」。

注音:
解釋:

ㄒㄧㄥㄗㄨㄛˋㄖㄨˊ:「ㄒㄧㄥ宿ㄒㄧㄡˋ」、「ㄦˋㄕˊㄅㄚ宿ㄒㄧㄡ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宿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過夜、居住。
    【例】露宿、投宿、住宿
  2. 舊有的、積久的。
    【例】宿怨、宿疾
  3. 隔夜的。
    【例】宿雨、宿醉
  4. 平常、向來。通「夙」。
    【例】宿志、宿聞其名
注音:
漢語拼音: xiù
解釋:
  1. 星座。
    【例】星宿、二十八宿
注音:
漢語拼音: xiǔ
解釋:
  1. 夜晚。
    【例】一宿無話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供休止的處所。如:「宿舍」。《周禮.地官.遺人》:「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2.國名。在今山東省東平縣東。
3.姓。如漢代有宿詳。
[動]
1.住夜。《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2.停留。《漢書.卷五二.韓安國傳》:「孝文寤於兵之不可宿。」
3.安、守。《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業,其物乃至。」晉.杜預.注:「宿,猶安也。」
[形]
1.舊的、積久的。如:「宿怨」、「宿憂」。《漢書.卷七○.陳湯傳》:「雪邊吏之宿恥。」
2.隔夜的。如:「宿雨」、「宿醉」。《鏡花緣》第四回:「睡到黎明,宿酒已消。」
3.前世的。如:「宿緣」。
4.平日的。通「夙」。《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王霸妻傳》:「奈何忘宿志而慚兒女子乎!」
[副]
1.素來、平時。《後漢書.卷五七.劉陶傳》:「靈帝宿聞其名,數引納之。」
2.早先。《管子.地圖》:「宿定所征伐之國。」唐.尹知章.注:「宿,猶先也。」
注音:
漢語拼音: xiù
解釋:
[名]
星座。如:「星宿」、「二十八宿」。漢.王充《論衡.祀義》:「天有列宿,地有宅舍。」
注音:
漢語拼音: xiǔ
解釋:
[名]
夜晚。如:「整宿」。《紅樓夢》第四八回:「商議已定,一宿無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siù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s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 ㄙㄨˋ

1. 住,或單指過夜。如:「水宿風餐」。《說文解字.宀部》:「宿,止也。」清.段玉裁.注:「凡止曰宿,夜止其一耑也。」《詩經.周頌.有客》:「有客宿宿,有客信信。」漢.毛亨.傳:「一宿曰宿,再宿曰信。」《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2. 供休止之處所。如:「宿舍」。《周禮.地官.遺人》:「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3. 夜。《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女為惠公來求殺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雖有君命,何其速也?」《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廚房,搜尋食物,那知這廟中,竟無隔宿之糧,東翻西倒,只有一個醃菜罈。」

4. 隔夜。如:「宿雨」、「宿醉」。《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樵蘇後爨,師不宿飽。」《鏡花緣》第四回:「睡到黎明,宿酒已消。」

5. 留、停留。《論語.鄉黨》:「祭於公,不宿肉。」《漢書.卷五二.竇田灌韓傳.韓安國》:「孝文寤於兵之不可宿。」

6. 安、守。《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業,其物乃至。」晉.杜預.注:「宿,猶安也。」

7. 早先。《管子.地圖》:「宿定所征伐之國。」唐.尹知章.注:「宿,猶先也。」

8. 舊積。如:「宿疾」。《禮記.檀弓上》:「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漢.鄭玄.注:「宿草,謂陳根也。」《漢書.卷七○.傅常鄭甘陳段傳.陳湯》:「雪邊吏之宿恥。」

9. 老練、經驗多。《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

10. 具名望之前輩。《後漢書.卷三二.樊宏陰識列傳.樊宏》:「耆宿大賢。」《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遲先生有制禮作樂之才,乃是南邦名宿。」

11. 前世。晉.干寶《搜神記》卷一六:「君是生人,我鬼也。共君宿契,此會可三宵,不可久居,當有禍矣。」《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每說婚姻是宿緣,定經月老把繩牽。」

12. 素來、平時。《後漢書.卷五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劉陶》:「靈帝宿聞其名,數引納之。」《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王霸妻》:「奈何忘宿志而慚兒女子乎!」

13. 會。《莊子.天地》:「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晉.郭象.注:「宿,衛也。」

14. 戒。通「肅」。《禮記.祭統》「宮宰宿夫人。」漢.鄭玄.注:「宿讀為肅,肅猶戒也,戒輕肅重也。」

15. 棲鳥。《論語.述而》:「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三國魏.何晏.集解:「宿,宿鳥也。」

16. 值宿警衛。《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哀王三年,其弟章入宿衛於漢,呂太后封為朱虛侯。」《三國演義》第一六回:「次日,移於城外安歇,喚典韋就中軍帳房外宿衛。」

17. 進。通「肅」。《儀禮.特牲饋食禮》:「乃宿尸。」漢.鄭玄.注:「宿讀為肅,肅,進也。」

18. 國名。《春秋.隱公元年》:「及宋人盟於宿。」晉.杜預.注:「宿,小國,東平無鹽縣也。」

19. 姓。如漢代有宿詳。

㈡ ㄒㄧㄡˋ

星座。如:「星宿」、「二十八宿」。漢.王充《論衡.祀義》:「天有列宿,地有宅舍。」

㈢ ㄒㄧㄡˇ

夜晚。如:「通宿」。《紅樓夢》第四八回:「商議已定,一宿無話。」

注音: ㈠ㄙㄨˋ ㈡ㄒㄧㄡˋ ㈢ㄒㄧ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宿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宿 相關客家語 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