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非學校化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eschooling
作者: 譚光鼎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非學校化教育」或譯「貶學校教育」是一種起源於一九六○年代的學校教育改革運動。在反知主義、反科技理性、反科層體制化等思潮的影響下,從人文主義的立場,對於形成非人性化、疏離感以及主體意識受到壓抑的學校教育,加以批判和反省。其立場是人文主義,態度是批判的,手段則是激進的。
  非學校化學校教育運動的根源,可以追溯至法國哲學家盧梭「(J.J. Rousseau)自然主義的兩個觀點:(1)「受教育」和「學校教育」不全然是一件事;(2)學校之強制性和例行化的本質對學生的學習有害無益。這樣的觀點以為「學校」的教育功能是失敗的,學校教育中存在著許多「反教育」的影響。
  最早提出貶學校教育觀念的是美國教育學者古德曼(P. Goodman),他強烈抨擊公共學校教育制度。他指出,雖然一般大眾期望公共教育能增進學生的教化、創造力、社會感,並且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的實現,但就事實觀之,公共教育失敗了,學校並沒有達成這些目標。反之,學校像軍隊一樣地訓練學生,在學校的禁錮之下,學生和社會疏離,他們的所學毫無用處,對社會的貢獻微乎其微。
  古德曼深信,兒童天賦的學習能力可以使他們在環境中主動、自由而充分地學習。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各種場合中,經過實際的活動學習各種事物,獲得有價值的生活經驗。
  雖然古德曼在一九六○年代提出了這種對公共學校的嚴厲批判,但「非學校化教育」一詞,乃是在一九七一年由伊利希(I. Illich)所提出。他在[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一書中,承續古德曼的觀點,以更廣泛而徹底的方式批判學校教育的失敗。而他的同僚雷邁(E. Reimer)也在[學校已死](The School is Dead)一書中,痛陳公立學校教育的種種錯誤。
  依利希和雷邁認為,學校雖然是以知識技能的傳遞和發展為目的,但實際功能卻是監控學生、分配學生社會角色、灌輸教條。整個學校制度是一個龐大的機器,作為社會控制的工具。同時,學校也成為壟斷學生學習的機構,灌輸學生一種觀念,認為學校是唯一的學習場所,學校以外就沒有學習活動。因此使得學生盲目崇拜學校,擴張了學校的操控權力。學校教育成本雖然愈來愈高,但卻愈來愈無效率。換言之,學校教育完全是在科層組織運作下的一連串儀式化活動,無論教師或學生,都成為文化(或知識)工業的消費者,他們受到社會之「政治-經濟」結構的操縱和宰制,學校教育則是維護現存既得利益的控制性工具。
  伊利希認為,最理想的教育改革之路是打破學校的壟斷,使學生回歸社會和日常生活,以恢復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使教育不再受學校的桎梏。他強調良好的教育制度應符合三種條件:
  1.讓所有想學習的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找到教育資源。
  2.讓所有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傳授他們的知識給那些想學的人。
  3.鼓勵所有想對社會大眾提出問題的人都有機會表現他們的意見。
  伊利希認為,學習者不應強迫接受某種必修科目,教育資源的提供,應讓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在廢除了現有的公立學校之後,可以透過網絡的方式,將有價值的經驗傳播給所有想學習的人。「有價值的經驗」包括:生活中的各種器物或事物世界、有能力和有品德的人(作為楷模)、同儕團體的經驗、有經驗的師長和前輩。「學習的網絡」則包括:教學器材諮詢服務網、技術交換網、同儕配對網、教育人才的諮詢服務網。按照伊利希的設計,這些學習網路可以像電視或電話的服務一樣,便利而無遠弗屆,只要善加運用,學生就可以學習到各種有價值的經驗。
  總之,非學校化教育運動的理想,是希望盡可能擴大學生的自由選擇機會,減少受教育的強制性和例行公事化,使學習者和教導者的關係更具彈性,並且使教育成為一種非形式化的、經濟的、多元的、無所不在的、終身的、且令人感到愉快的活動。
  非學校化教育運動可以說是對學校教育功能的解析,也是對學校合理性和合法性基礎的強烈批判。伊利希不僅提出這些主張,也實際在中南美洲部分國家推動文化設計和教育改革。而透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建議和鼓勵,他的思想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教育政策也產生若干實際的效果。此外,開放教育、自由學校、變通學校(alternative school)的構想,也受到非學校化教育運動的影響。這些較溫和的改革措施,對於一九七○年代以來的教育發展,都有許多的衝擊和貢獻。
  由於非學校化教育運動十分激進,它遭受許多的批判。許多學者認為這是一種浪漫而烏托邦式的改革運動,過於理想主義。它雖然強調人性解放、自由、平等的理想,但由於手段的激進和實行上的困難,這些理想徒然成為空洞的目標。傳統的學校雖然有許多弊端,但也有積極的功能,可以促進社會進步與社會流動。學校一旦被徹底消除之後,其他的社會機構或學習網路,是否能取代學校而發揮教育的功能,值得懷疑,也有待驗證。批評者甚至認為,無學校之烏托邦,可能比有學校時更為混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非學校化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