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刻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í kè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石刻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í kè |
解釋:
刻有文字或圖畫的碑碣、崖壁等。《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作琅邪臺,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金.元好問〈濟南雜詩〉:「石刻燒殘讌集辭,雄樓傑觀想當時。」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石刻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tone Carving |
作者: | 盛美雲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刻石最早見於〔管子〕所載的:「無懷氏封泰山,刻石紀功」,相傳無懷氏是上古帝王,他有沒有刻石於泰山,現在無法考證。現存最古的石刻為先秦時的石鼓文,石鼓共十塊,乃秦襄公凱旋紀功之文,每塊刻四言詩一首,分別為吾車,汧沔、田車、敕、霝雨、作原、而師、馬薦、吾水、吳人。 秦始皇以後刻石紀功之事更為普遍,漢代踵其餘風,東漢時更為盛行,東漢靈帝熹平4年(西元175年),朝廷命令當時書法最好的蔡邕會同一些學者,將詩、書、易、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7種儒家經典的文字加以校正,寫在石碑上,由工人加以刊刻,作為官校的定本,於靈帝光和6年(西元183年)完成,豎立於洛陽太學門前,共46碑,稱為漢熹平石經,供全國的讀書人來校勘或傳抄。但逐字抄寫是一件費工耗時事情,而且還可能抄錯,於是人們就想出一種可以直接從石上將文字迻錄的方法,該法是將白色薄紙鋪在碑文上,以毛刷或軟拍稍加壓力於紙面,使之進入碑上的凹陷部分,然後用棉球醮墨在紙上細打,除凹陷的部分外都受墨,而凹陷的部分正是石刻的文字部分,沒有醮到墨色,因此揭下來後就成為黑底白字的拓本,這種方法叫做摹搨。摹搨在技術方面雖與雕版印刷不同,但在墨的使用和處理上多少可提供一些參考,因此對雕版印刷的發明有間接的影響。 曹魏明帝正始年間在洛陽太學又刊刻了幾部石經,稱為正始石經,這次刊刻的石經是以古體文書寫的古文經,不同於熹平石經隸書字體的今文經,顯示出經學的一大轉變。其後五代蜀後主、北宋仁宗及南宋高宗時亦陸續刊刻數種石經。 石刻資料所包含的內容,不限於經文,實際上與紙張布帛上記載的內容性質相同,但是由於石刻的鐫刻方式遠較書寫於紙帛上困難,石刻的材質與體積也不便於典藏與傳閱,因此石刻較之紙張布帛有特殊用途。石刻依其內容性質可分為9大類:墓誌銘類;碑誌銘類,如神道碑、墓碑、行狀碑等;塔誌銘類,如塔銘、塔頌、真人碑等;雜誌銘類,如墓表、神誌、自誌等;記事纂言類,如始皇刻石、敕、詔等;儒學類,如石經、孔廟碑、字書小學碑等;佛教類,如佛經、寺碑、造象記等;道教及一般宗教信仰類,如道教經典、道教文序等;雜刻類,凡不能歸入上述諸類者,及記言記事殘缺不能成章者,歸入此類。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石刻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