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科學語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prache der Erziehungswissenschaft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科學語言」指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時,關於教育研究對象之理想建構所使用的敘述語句。因基於不同典範(paradigms)而產生的教育科學,在教育科學語言的使用上亦有不同的觀點。
  經驗-分析教育科學(empirischanalytische Erziehungswissenschaft)的理論典範為經驗論哲學與當代邏輯實徵論(logical positivism)。經驗論及實徵論者係將語言當作中性的符號來使用,所謂的價值語句均為規範或命令的變形,只是主觀情緒的表示,不足以言真假,故無法成為客觀的知識;唯有可以訴諸經驗檢證和邏輯規則考驗的科學語句,才能產生客觀的知識。受了經驗論及實徵論的影響,經驗-分析的教育科學認為所有的教育現象均可以用同質性的符號加以表述,透過邏輯推衍,形成結構嚴密的理論網路;教育科學的目的即在於透過觀察、實驗與量化處理,將教育現象呈現而為統一的命題系統,以獲取對教育現象之法則性的認識。而在教育科學語言的使用方面,經驗-分析的教育學者主張建立後設語言層次的科學命題系統,並運用可加以經驗檢證的基本語句(Basissatz)或草案語句(Protokollsatz),以盡量排除研究者主觀的價值判斷。雖然部分學者如阿爾伯特(H. Albert)及布瑞欽卡(W. Brezinka)等人曾認為教育科學中除了客觀的描述外,也有解釋評價(Wertungen)成分在內;阿利希(L.M. Alisch)與瑞斯納(L. Rössner)也主張在其教育技術學(Erziehungstechnologie)所使用的技術語言系統中應列入應然性部分(Deontischer Aspekt)。但究其實際,在經驗-分析教育學者眼中,無論評價或應然性部分,都涉及一種事實敘述,並未真正貫徹其所謂實然與應然間嚴格的分際。
  精神科學教育學(geistwissenschaftliche Pädagogik)基於詮釋學的典範(hermeneutic paradigm),主張應把教育實際當成意義的整體,因此教育理論不能成為解釋性的理論(explanatory theory),而需就此意義整體作一種體驗的理解。依詮釋學之見,文法與語言影響了人類的思考方式,也決定了人類對於世界的把握;所謂的「經驗語句」,其實只是人類展開整體經驗的中介(mitte);人生活於語言之中,也透過語言把握世界,塑造自我。準此,主體的意義,在以詮釋學典範為基礎的精神科學教育理論中更顯得特別重要。根據此派學者之觀點,所有理解的客觀性均是來自主體對「客觀精神」之「共同範疇」(Sphaere von Gemeinsamkeit)的參與,詮釋知識之所以客觀,是透過語言所具有的普遍性。例如嘉達美(H. Gadamer, 1900~)即認為,由於語言具有普遍性,因此透過語言所產生的過去歷史傳統與現在的視野交融(Verschmelzen von Horizonten),可以產生某種「共同意識」(sensus communis),而成為知識有效性的基礎。在精神科學教育學所使用的語言中,實徵主義的分析語言不為其所取,而主張應包含所謂意義與價值的整體在內。不過此種觀點也遭致了兩方面的批評,實徵論者認為其所強調的理解之中,充滿了評價,難期客觀;批判理論(Kritische Theorie)則認其過度著眼於語言的理想主義,單只說明人類語言的普遍性並不足以說明語言實際上呈現了其實的價值與意義內涵。
  批判教育學或教育的批判理論(Kritische Theorieder Erziehung)本於社會批判理論(social critical theory),旨在發現交織在社會關係中的意識型態,喚醒個人的自我,以免除社會的羈絆,達到真正的啟蒙與解放。將語言本身視為一種後設制度(metainstitution)。其他所有制度均由語言決定,語言成為宰制與社會權力的媒介,其本身也因此成為一種意識型態(ideology)。依批判論者之見,經驗-分析的教育學忽略了在建立法則性的假設之前,所使用的語言事實上已先蘊涵了對社會規範的「先前理解」,其危險在於把研究過程自社會脈絡中孤離,忽略了科學探究之社會啟蒙功能;而精神科學的教育學中的「理解」語言,也必須加入主體性的自省及意識型態的批判,如此才能在無宰制的溝通中,達至真理的共識。綜言之,批判教育學的語言觀是基於認知的解放興趣,以期透過理性的自省與意識型態的批判,釐清糾結在社會中的語言、媒介、分工以及宰制的情形,規劃出一種理想的說話情境(ideale Sprechsituation),讓所有研究者均能進行一種毫無宰制的溝通,俾達到真理的共識。
  綜言之,在當代德國教育學者武爾夫(Ch. Wulf)所提出的三種教育科學典範中,經驗-分析的教育科學語言是一種中立的、可加以經驗檢證的科學語句;精神科學的教育學則重視主觀的、基於歷史傳統的理解,強調人類語言所具有的普遍性與歷史性;批判的教育學則將語言視為一種意識型態,因此教育科學語言的使用必須經過自我反省及社會意識型態的批判。三者對於教育現象的看法分歧,對於教育科學語言的看法亦有不同。不過整體而觀,此三種典範對於教育科學語言的不同理解,實際上不過均是對於教育現象各種可能的理解途徑之一,也都是構成對教育整體性理解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科學語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