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闓運 - 教育百科
王 | |
闓 | |
運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程運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王闓運字壬秋,清湖南湘潭人;自署所居曰湘綺樓,,世稱湘綺先生。幼年就塾讀書,質魯,日誦不及百言,同墊生皆嗤之,師曰:「學而嗤於人,是可羞也。」退益發憤自勵,朝所習者不成誦不食,久所誦者不得解不寢,如是刻苦力學,寒暑無間,經史諸子百家,靡不鑽研,箋注抄校,日有定課,遇有心得,隨筆記述,闡明奧義,多前賢所未發。 咸豐三年(1853),秋闈報捷,平湘張金鏞督學湖南,得其卷驚曰:「此奇才也,他日必以文雄天下。」既入都,應禮部試,不售;時肅順柄政,待為上賓。已而參曾國藩幕,胡林翼、彭玉麟等,皆加敬禮。湘綺自負奇才,所遇多不合,乃退息,無復用世之志,唯出所學以教後進。後四川總督丁實楨聘主尊經書院,待以賓師之禮,成才甚眾;歸主長沙思賢講舍、衡州船山書院山長;江西巡撫夏時,延為高等學堂總教習。 光緒三十四年(1908),湖南巡撫岑春萱,上其學行,特授翰林院檢討,後又加翰林院侍講銜,唯均非實職官。民國三年(1914),應袁世凱召至北京,任國史館館長;袁於其未至前,則連電促行,詞旨懇切,及其既至,則亦泛泛視之。時袁決意稱帝,湘綺並不贊成,其列名勸進,係楊度代笣,非湘綺原意,後且曾上書勸阻。國史館開辦數月,除委派大批職員外,無事可辦,湘綺乃辭歸故里。民國五年(1916)卒,享年八十五歲。 湘綺著作甚多,其最著者為〔周易說〕、〔尚書箋〕、〔詩經補箋〕、〔禮經箋〕、〔春秋公羊箋〕、〔論語訓〕、〔湘軍志〕、〔墨子〕、〔莊子〕、〔列子注〕、〔春秋遺傳〕等;另門人輯其詩文箋為〔湘綺樓集〕凡二十六種,詩集十四卷。 湘綺不僅以文章見長,其學術思想在當時亦頗有影響。錢基博嘗謂:「五十年來,學風之變,其機發自湘之王闓運,由湘而蜀,由蜀而粵而皖,其所由來者漸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學者許為知言。 湘綺生平, 弛不羈,佯狂玩世,晚年則頗為風趣,而自詡逍遙通世法。及湘綺逝世,其弟子楊皙子(楊度)有輓聯云:「曠代聖人才,能以逍遙通世法;縱橫計不就,祇今顛沛愧師承。」對之推崇備至。 湘綺長子代功,諸生;次子代豐,弱冠博通群籍,湘綺主成都尊經書院,從往肄業,精〔公羊〕、〔禮記〕、〔莊子〕,文譽翕然,嘗作〔春秋經傳例表〕,老師宿儒,歛手推服,以為莫及。湘綺其時以經術負重望,海內知名,由子傳書,尤為滿志。曾自輓一聯云:「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兒傳詩禮;縱橫計不就,空餘高詠滿江山。」語意高亮,平生志事,亦於此聯可以概見。所謂「縱橫計不就」者,乃指其勸曾國藩自立之事。由於清政腐敗,湘綺曾力勸曾氏取清白代,但為曾所拒,故常罵曾不識抬舉。迄曾於同治十一年(1872)去世,湘綺於日記中云:「念曾侯魂歸故山,真如大夢;惜其齎志有不敢行者,可惋也。」曾國藩平生對人才極為留意,但他喜用有鄉土氣息的人,而厭棄浮誇的人;認為士人可以狂放,但決不可狂妄,因為狂放的人進取心切,尚可加以羈勒裁成,若狂妄之士,則膽大妄為,如事機不密,必招致殺身滅族之禍。在他心目中,湘綺是狂妄之流,無怪乎其言不為所用。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王闓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