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卡波艾拉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poeira
作者: 戴雅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卡波艾拉舞是巴西一種武術形式的舞蹈,使非洲黑奴能在舞蹈的掩飾下,練習自衛與戰鬥技巧。這種舞施行於巴伊亞省(Bahia)呈現兩種風格,分別由兩個不同非洲族群 ── 安哥拉的班圖人(Bantu from Angola)以及奈及利亞的約魯巴人(Yoruba from Nigeria)所發展出來。安哥拉卡波艾拉舞(Capoeira Angola)的伴奏樂器是貝林堡(berimbau,以葫蘆及單弦琴弓做成),當警察出現時,彈奏者可以改變樂器發出的聲音來警告卡波艾拉舞者。直到現在,樂手仍可藉著設定與改變節奏的形式來掌控舞蹈動作。在跳安哥拉卡波艾拉舞時,身體低沉而蜷曲,舞者將體重放在單手或雙手以及雙腳上。安哥拉風格的卡波艾拉舞充滿了對大地禮拜的舞姿,舞蹈動作流暢地配合著音樂,隨著貝林保琴奏出的反覆曲調而即興起舞。其他的敲打樂手及旁觀者,唱著傳統的卡波艾拉歌曲,歌詞的內容詳述非裔巴西人的歷史以及巴伊亞省人民的傳說。約魯巴卡波艾拉舞則與坎東伯雷(Candomble)有關,坎東伯雷是巴伊亞省非裔巴西人的宗教。該宗教主要就是神靈上身,藉由舞蹈與精美的服裝,化身為眾神祇(稱為歐利可薩斯orixas)之一;坎東伯雷後來與天主教融合,因此每一位歐利可薩斯都變為與天主教的聖徒有關。坎東伯雷是以女性為主導,因為大部分的從事者都是女性。在西元1888年奴隸制度廢除之前,卡波艾拉舞與坎東伯雷的關聯便已存在,只不過兩者間的關係並不直接,可能是由於卡波艾拉舞者以個人身分加入坎東伯雷所致。1888年的 「解放政策」(Emancipation)使卡波艾拉舞蒙上污名,這是由於巴西政府嘗試要消滅非洲對巴西文化的影響,因而暗示只有罪犯才跳卡波艾拉舞,但是1940年代以後,它便開始復興,而自1980年代起,成為都會中產階級知識分子以及工人階級中一種受歡迎的娛樂。現在,它被稱做卡波艾拉地方舞,而且已經淘汰某些舞蹈動作,不過又吸取了許多其他武術動作。它的新風貌大部分出自賓巴大師(Master Bimba),賓巴大師在1930年代是一位有名的戰士,後來他發展出一套教導卡波艾拉舞的系統,並開辦學校,現今某些芭蕾及舞蹈學院中,卡波艾拉舞已成為必需的訓練課程。今日,它被稱為「美的運動」,不同於仍舊十分保守、有著儀式及神靈等事務的坎東伯雷。然而坎東伯雷教團在每年的嘉年華中仍會出現,且通常他們的表演還包括卡波艾拉舞在內。此外,藉著師法傳統形式的舞團,坎東伯雷的動作語彙及象徵也已融入現代舞蹈中。現在,婦女與小孩亦學習卡波艾拉舞,而究竟它是一種舞蹈還是運動的問題,倒不如從事者對於風格與節奏的熟知來得重要。兩位卡波艾拉舞戰士的交戰稱為糾果(jogo)。交戰者在一個直徑12呎的圓內交會,並且在交戰中不得超出此圓。首先,他們面對彼此,鞠躬觸地。然後做一個車輪側翻進入圓內,開始跳金革(ginga)── 這是卡波艾拉舞的一種舞步。兩人像照鏡般地相映,先往旁邊一步,退後一步,再一步回到原來位置的前方,然後相反方向再做一次。六拍一數,重複兩次。等到找出彼此的自然韻律後,交戰者就使出拳毆與腳踢,不過決不用全力。有時他們也會作快翻與倒立的動作來炫耀。在一旁歌唱與擊拍的觀眾看到一個極佳的動作時,會中斷節奏來為它喝采。若其中一位舞者想要休息了,他便開始以圓形舞跡向右移動,這叫做羅多度蒙多(rodo do mundo ── 世界之圓),而他的對手也要這樣照做。在進行羅多度蒙多時,另一人便可加入,取代之前交戰的一方。
參照:
Catherine Evleshin《Capoerira at the Crossroads》UCLA Journal of Dance Ethnology.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卡波艾拉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