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孟荀異同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孟荀異同」不僅對儒家思想的演變衝擊甚大,並且影響深遠。孟子、荀子同是儒家,同尊孔子,也都重視環境對於教育的影響。如孟子在〔告子篇〕中,以「牛山之木」為喻,申論牛山濯濯,非山之本性,而係受環境的影響,類推到人有不好的行為,亦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受環境的影響。荀子則在〔勸學篇〕中指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其意略同。
  孟、荀的最大差異是在人性方面。孟子是主觀的唯心論者,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是先驗的,是與生俱來的;主張人的本性都是天賦的,天與人是一體的。因此他在〔盡心篇〕中說:「盡其心者 ,如其性也;知其性 ,則知天矣。」他以為天與人既然是合一的,所以一個人如果知道了自己的本性,就能知道天;人性既與天合,反求諸己,亦就能認識「宇宙」。
  由於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因此人只要順著本性所發動的心情去行,就可以為善,例如他強調仁、義、禮、智四端,並非外鑠,而是原來自己本來就有的,不過人不去思考罷了,如用心去探求,一定可得到。孟子又主張「法先王」,認為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也就是說聖人不過能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擴充而已,故而他又提出了「人皆可以為堯舜」的理論。
  在人性方面,荀子認為人性生來就是惡的,人之所以能為善,全靠後天的努力,即是他所說的「偽」,也就是「人為」。他在〔性惡篇〕中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否定孟子先驗主義的良知良能說。他雖然也說過人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有能仁義法正之見,並非指先天的本質,而只是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須透過教育,亦即「人為」,才能變為現實。
  其次,孟子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張「法先王」,主張「仁政」,主張德治,主張「齊之以德」;而荀子主張「法後王」,主張「齊之以禮」,他在〔勸學篇〕中明白指陳「禮者,法之大分」,認為禮的根源不是出於人性,而是社會合群的需要。荀子又主張治國要「禮」、「刑」並用,後來他的學生韓非、李斯,承襲並發展了此種法治思想,遂成為法家。
  此外,荀子把天看作是自然,亦有別於孟子;荀子認為宇宙間存在者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規律,亦即自然的法則。他在〔天論篇〕中指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強調自然的運行,有一定的規律,並不是為善人而存在,也不因有惡人而消失。他以天是天,人是人,天是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的。
  荀子在〔天論篇〕中又提出了「制天命」的主張,也就是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觀念。他說:「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別樹一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孟荀異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