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平民主義教育思想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平民主義教育思想的產生,是西方民主思想盛行的結果。辛亥革命以後,歐美各種新思想大量輸入我國,適於此時平民主義思想的開創者杜威(John DeWey)博士來華講演,予我國社會莫大的影響。近人湯茂如在〔教育雜誌〕十九卷中,撰文詳細說明平民主義教育思想產生的原因。他說:「歐戰發生,我國人民的思想大為變動,甚麼新文化運動、學生運動、公開學術講演,都在這個時候發生。最可注意的就是此時國內平民主義的鼓吹和白話文學的提倡,正與晏陽初等在法國辦苦力的教育思想不謀而合。……民八(1919)以後,共計三年,有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博士在全國各大學校講演『平民主義與教育』,又有國立北京高等師範教育研究科的教授和學生,在民國九年創辦〔平民教育周刊〕,鼓吹教育平民主義化。」
  我國平民工義教育思想實萌芽於康有為的大同教育理論;不過那時國體尚未變革,「大同」二字為人所忌言,故其思想不甚普遍。民國元年(1912),蔡元培首倡平民主義教育,他在參議院宣示政見演說時說:「教育方針應分為二:一是普通,二是專門。在普通教育,應順應時勢,養成共和國民健全之人格。」這裡所說「養成共和國民健全之人格」,就是平民主義教育的意思。同年,蔡氏在臨時教育會議的演說,對此種教育意義有更清楚的解釋,其大意謂:民國的教育方針,應從受教育本身著想,也就是「立於兒童之地位而體驗之,以定教育之方法」。他認為注重兒童個性的發展,是平民主義教育的唯一要素。
  歐戰結束,民主思想大盛,中國的五四運動因以「德先生與賽先生」為號召;此種新文化運動,實是平民主義教育思想的媒介。民國八年五月,美國杜威博士應北京大學之請,來華講演平民主義教育,因而此種思想盛極一時。杜威的平民主義教育之系統主張,全在他的〔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書中,在華的講演亦不出此書範圍。當時他提出的口號是「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胡適之更根據其教育哲學,竭力加以推演,他說:「杜威主張平民主義教育須有兩大條件:(甲)須養成智能與個性,(乙)須養成共同活動的觀念和習慣。這裡所說的智能與個性,就是獨立思想,獨立觀察,把經驗得來的觀念,一一加以實地證驗,對於一切制度習俗,都採疑問的態度,不要耳朵當眼睛,不要把人家的思想糊裡糊塗認作自己的思想。至於共同活動,就是對於社會事業和群眾關係的興趣。……所以平民主義教育的第二個條件,就是要使人人都有一種通力合作的天性,對於社會生活,持有濃厚的興趣。」
  從此以後,平民主義教育思想風行,其最顯著的效果就是民國十一年(1922)的學制改革。此一學制改革有七個標準:(1)適應社會進化的需要;(2)發揮平民教育精神;(3)謀個性之發展;(4)注意國民經濟能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於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縮餘地。完全是受了平民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
  另外,平民主義教育思想對中國教育實際影響,還有下列六點:(1)民國八年將舊有教育宗旨廢除,議定以「養成健全人格,發展共和精神」為宗旨;(2)教育行政由中央集權制趨向地方分權制;(3)課程編制原則,必須與各地方實情密切聯繫;(4)研究與改進教學方法,注重活動,並進行教學法的實驗;(5)男女教育機會平等,各級學校開放女禁;(6)成立平民教育促進會,鼓吹平民主義教育思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平民主義教育思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