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窮問題與教育 - 教育百科
貧 | |
窮 | |
問 | |
題 | |
與 | |
教 | |
育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譚光鼎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貧窮是在物質與文化上的缺乏與不足狀態;貧窮問題是指因長期處於貧窮狀態而衍生的生理與心理問題,包括教育、家庭、衛生保健、就業等。雖然貧窮的判斷標準因時、地、文化背景而有差異,但一般而言,貧窮是指基本生活需求和社會權力等二方面的缺乏。而長期貧窮的經驗將產生貧窮文化,影響貧窮者的社會行為,導致疏離、冷漠與反社會的態度。 貧窮文化不僅影響貧窮者的社會態度,也對兒童的教育造成不利的影響。例如貧窮家庭可能因物質條件欠佳,直接影響兒童教育機會與教育成就,而貧窮者的次級文化則影響下一代的態度、價值、動機等因素,產生消極的動機、抱負與學習行為。具體而言,貧窮問題對教育造成的影響如下: 1.貧窮環境影響兒童智能與學習態度的發展,以致低社經地位家庭兒童智商比其他社經家庭兒童為低,學習能力的發展較為遲滯,並且其中的差距隨年齡升高而不斷增加。 2.貧窮社區的生活環境貧瘠,缺乏優良的文化刺激,尤其都市貧民區的生活品質最差,髒亂、噪音多、人口擁擠、生活空間狹窄。同時這些社區的道德行為較差,犯罪率較高,例如酗酒、販毒、吸毒、械鬥、偷竊、搶劫等。這些文化環境對於兒童的學習相當不利,不但影響其學校的學習(如成就動機,抱負水準),也影響社會化的學習(如角色認同)。 3.學校文化導向,不利於貧窮家庭學生的學習。克魯孔(F.R. Kluckhohn)在〔價值導向之變異〕一書中指出:學校教育部強調未來導向,但貧窮者的生活態度卻多屬現在導向。不同的價值觀因而產生認知的衝突,增加貧窮學生的學習困擾,同時也形成不同的學習行為,造成貧窮家庭學生的低教育成就。 4.雖然現代功績社會強調職業地位之取得完全依據能力與教育成就,許多國家的社會階層仍然影響向上流動的機會,因此貧窮者大多認為社會不公平,對社會懷有敵意,不信任學校教育。這種社會疏離感成為貧窮文化的主要特質,影響貧窮學生的成就動機與學習態度,使貧窮學生容易對學校的期望產生排斥與敵意。 5.學校課程與教學所使用的語言,大多屬於中產階級文化,並不符合貧窮者的認知,容易造成文化的矛盾,不利貧窮學生的學習。柏恩斯坦(Basil Bernstein)指出:語言是社會化的關鍵,低社會階層多使用抑制型語言,不利於抽象思考與智力發展;中上階層者多運用精密型語言,有利於邏輯思考與智力發展。而學校課程語言與教師日常使用的語言都屬於精密型,因此貧窮學生學習障礙較多,學業成就偏低。 6.貧窮社區的學校條件較差,不利於貧窮學生的學習。因為貧窮地區學校校齡較久,教學設備老舊,影響教學效果。而一般教師多不願至貧窮社區任教,因此偏遠或貧窮地區學校的師資流動速度很快,初任教師與代課教師較多,其教學經驗與專業素養均較差。目前師範教育相當缺乏文化與人類學之專業知能的陶冶,容易使教師漠視貧窮文化,缺乏主動的關懷。基於這些因素的影響,貧窮社區教育的質與量都還不如一般學校,造成貧窮兒童的低學業成就。 關於貧窮問題的解決,歐美國家均實施各種特別的補救計畫與社會福利措施,例如:訂定最低工資,提供貧窮救濟金,健康醫療服務與保險,加強貧窮者之職業訓練以增加就業機會,推廣親職教育以改善貧窮家庭的養護措施,再開發鄉村與都市貧窮地區以增加貧窮者就業機會等等。事實上,這些社會福利政策只是治標之道,欲徹底消除貧窮,應從物質與心理建設雙管齊下,其中最重要的乃是改善相關的教育措施。唯有提供充分的教育輔導,保障更均等的教育機會,提高貧窮學生的成就動機與教育成就,才可能根本解決貧窮者的困難,使之自立更生,脫離貧困。 綜觀現代國家在消除貧窮問題時所採取的教育措施,大致可分為:教育政策、教育經費、學校教學、社會教育、師資教育等五方面如下: 1.在教育政策方面,將交通偏遠或低度經濟發展的貧瘠區域列為「教育優先地區」,編列特別預算以改善其教學設備,採取較具彈性的教師聘用辦法或增加教師的津貼,以降低教師的流動率,改善師資素質,提高教學水準。 2.在教育經費方面,免除貧戶兒童學雜費用,以輔導貧窮學生接受國民教育並提高就學率,增進其基本的謀生知能。其次,在中學以上各級各類學校增設獎學金與貸款名額,以幫助優秀的貧窮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於義務教育之後繼續升學。 3.在學校教學方面。輔導人員應建立貧窮學生完整的個案資料,詳實記錄其學習與心理發展,以有效輔導貧窮學生之學習,並作為輔導升學或就業之參考。其次,應免費提供貧窮學生補救教學,以提高其學業水準,降低輟學率,建立適當的成就動機與抱負水準。此外,教師應主動加強聯繫社工人員,使學校教學配合社會福利措施,共同解決貧窮家庭的教育問題。 4.在社會教育方面,首先應加強推廣貧窮社區之親職教育,輔導貧戶家長改善家庭學習環境、教養方式與教育期望,以鼓勵貧窮者努力向上。其次,應結合學校教學資源,推廣貧戶成人補習教育,增進其現代化知能,以協助貧窮者改善環境衛生,實施家庭計畫,注重公民道德,培養良好的工作能力,建立健康的工作態度。 5.在師資教育方面,在各師範校院或各大學所開設之教育專業課程中,增列教育人類學或有關多元文化理論的課程,以加強教師之專業能力,包括對貧窮文化的了解、對貧窮學生的溝通、對貧窮學生的關懷等,藉以增進學校教學與輔導的效果。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貧窮問題與教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