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期望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xpectancy Theory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學習心理學方面,期望論是托爾曼(E.C. Tolman)經過動物實驗而建立的學習理論。托爾曼主張學習者在整個學習情境中所學習到的乃是某些符號的意義,稱為「認知圖」(cognitive map)。他認為白鼠學到的符號會引導白鼠走迷津之外,還會激發牠某些期望,例如:酬賞期望(reward expectancy)。老鼠會期望如果按照認知圖來走迷津,就會往迷津終點尋找到食物。托爾曼認為個體學習是有目的的,個體在學習情境中不是盲目的行動,而是在追求一個目標。在學習歷程中,個體的學習是逐步進行的,學習中的指標或符號一步步的引導個體朝向目的邁進。當這些符號引導個體達到目標時,這些符號就具有特殊的意義,每當符號再出現時,個體便期望著目標的出現,這就是所謂的「期望論」。
  在行政學方面,期望論係經富若姆(Victor Vroom)發展出來的理論,應用於工業組織和運用動機方面(1964)。認為人們會運用其能力,從事思考、推論和預期將來,以決定其在組織中所應表現的行為。換言之,當人們面臨二種以上可以自由抉擇的行為時,會考慮每一行為的期待性(expectancy)、手段性(instrumentality)和吸引力(valence)。這三個因素的意義如下:
  1.期待性:指行為者自信能完成行為的概率,其值介於百分之零(非常不可能)與百分之百(非常可能)之間。
  2.手段性:指行為者認為行為產生行為結果的概率,其值介於百分之零(非常不可能)與百分之百(非常可能)之間。
  3.吸引力:指行為者對行為結果的需欲程度,其值介於正一(非常吸引)與負一(非常不吸引)之間。至於期待性、手段性、吸引力這三個因素的關係,參閱下圖:
  
  圖中顯示,當一個人有二種行為途徑可以選擇時,會考慮到每一行為所可能造成的結果(手段性)以及每個結果的正負價值(吸引力)。他也會考慮到自己履行某種行為能力(即期待性)。最後,就其多方面考慮,選擇一種最有利、最合理的行為途徑。試以一位考慮進修碩士學位課程或爭取擔任主任職位的國中教師為例加以說明:該教師可能會同時考慮修畢碩士學位和擔任主任職務,其各自可能產生的後果之概率(手段性),以及每個後果的可欲程度(吸引力)。當然他也會考慮他考上研究所或考上主任甄試的可能性(期待性),最後再做一個合理的抉擇。
  富若姆認為一個人對某種行為的動機強度是期待性、手段性和吸引力的乘數。三者之中只要其中一個因素的強度不夠,則該行為的動機強度就會相當微弱。因此,根據期望論,教育行政人員若要激勵成員從事某種行為,則行政人員應明示成員履行該種行為所可能帶來的各種結果以及每一種結果的正面價值,其次並應加強其履行該種行為的能力。
  何伊(Wayne K. Hoy)和密斯科(Cecil G. Miskel)指出,有關期望論的實證研究方面,大多數的研究支持期望論是成員工作滿足感的良好指標。期望論所預測的成員動機和成員工作表現的相關,雖然較為微弱,但也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即當成員認為努力工作就可從組織中獲得期望的報酬時,成員就會努力去工作,而且他們對工作也會有高度的滿足感。
  何伊和密斯科更進一步指出,期望論雖然有相當今人滿意的結果,但是亦有三個缺點。第一個缺點是過度肯定人的理性能力。此理論忽視了人們固然會運用理性思考的能力來解決問題,但人的理性能力卻是相當有限的。許多現代人面臨行為抉擇時,不是缺乏蒐集有關資料的習慣或能力,便是缺乏足夠的時間來一一考慮所有可能的行為抉擇以及其利弊得失。
  第二個缺點是以乘法的形式結合三個因素的過程。密斯科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每一個別因素和成員工作努力或工作表現皆呈中度的相關,而且工作表現和「手段性」的相關程度尤為強烈。
  期望論的另一個缺點是過度強調因素間直線的相關。此理論假設:期待性、手段性、吸引力中任何一個因素增強時,動機力量就會增強。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施金納(B.F. Skinner)即反對此說。馬士洛(A.H. Maslow)的需求層次論也強調,當某一需要達到某一種滿足水準時,其力量就會消弱。據此,期望論中各因素之間所呈現的關係未必即是直線關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期望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