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許孚遠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許孚遠字孟中,號敬菴,浙江德清人。受學於同郡唐樞(一菴);唐樞則為湛甘泉的學生。
  孚遠嘉靖四十一年(1562)中進士,授南京工部主事,轉吏部,尋調北都;尚書楊博惡孚遠講學,乃移病歸。隆慶初,因高拱薦,起用為考功主事,出為廣東僉事,招降大盜李茂、許俊美,擒倭黨七十餘輩,旋調福建臬司;神宗立,高拱罷政,考功王篆誣孚遠為高拱同黨,乃謫為兩淮鹽運司判官。歷兵部郎中,出知建昌府,暇輒集諸生講學,引貢士鄧元錫、劉元卿為友;後給事中鄒元標推薦,擢陝西提學副使,再擢應天府丞,坐為李見羅(材)訟冤,貶為廣東僉事,轉廣西副使,入為右通政,以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日本封貢事起,孚遠疏言發兵擊之為上策,禦之為中策,封貢非策也;其後朝廷卒用其中策,召為南京大理寺卿,晉為兵部右侍郎,後改左侍郎調北部,數上乞休疏,乃許;又數年卒於家,贈南京工部尚書,後諡恭簡。
  孚遠自少為諸生時,竊慕古聖賢之為人,羞與鄉黨之士相爭逐;年二十四薦於鄉,退而學於唐一菴(樞)之門,年二十四釋褐為進士,與四方知學者遊。
  孚遠論學,以克己為要,其訂正格物,謂:「人有血氣心知,便有聲色種種交害,雖未至目前,而病根尚在,是物也。故必常在根上,著到方寸地,灑灑不掛一塵,方是格物。夫子江漢以濯,秋陽以暴,此乃格物榜樣。」
  孚遠篤信良知,而惡夫援良知以入佛者;知建昌時,與那人羅汝芳(近溪)講學不合,及官南京,與汝芳門人禮部侍郎楊起元、尚寶司卿周汝登並主講席,持論亦不同。汝登以無善無惡為宗,孚遠作九諦以難之,言:「文成宗旨,原與聖門不異,以性無不善,故知無不良。良知即是未發之中,立論至為明析。無善無惡心之體一語,蓋指其未發時,廓然寂然者而言之,止形容得一靜字,合下三語,始為無病。今以心意知物,但無善惡可言者,非文成之正傳也。」時在萬曆二十年(1592)前後,名公畢集,講會甚盛,兩家門下,互相齟齬;孚遠亦以是解職。
  孚遠與李見羅(李材)最善,見羅下獄,拯之無所不至;及見羅戍閩,道上仍用督撫威儀,孚遠時為閩撫,出城迎之,相見勞苦涕泣。已而正色曰:「公蒙恩得出,猶是罪人,當貶損思過,而鼓吹出耀,此豈待罪之體。」見羅弗色然曰:「迂闊」,孚遠顏色愈和,其待友真摯至如此。
  孚遠撫福建時,與巡按御史陳子貞不相得;子貞督學南畿,乃密諷同列拾遺劾之,遂罷官。孚遠學生馮從吾、劉宗周、丁元薦皆為名儒。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許孚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