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候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ㄥˇㄉㄞˋㄖㄨˊ:「ㄉㄥˇㄏㄡˋ」、「ㄏㄡˋㄐㄧㄠˋ」、「ㄏㄡˋㄅㄨˇ」、「ㄏㄡˋㄔㄜㄕˋ」。
  2. ㄑㄧㄥˇㄨㄣˋㄏㄠˇㄖㄨˊ:「ㄨㄣˋㄏㄡˋ」。
  3. ㄕˊㄐㄧㄝˊㄖㄨˊ:「ㄕˊㄏㄡˋ」、「ㄑㄧˋㄏㄡˋ」、「ㄏㄡˋㄋㄧㄠˇ」。
  4. ㄑㄧㄥˊㄎㄨㄤˋㄖㄨˊ:「ㄏㄨㄛˇㄏㄡˋ」、「ㄓㄥˋㄏㄡ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òu
解釋:
  1. 等待。
    【例】等候、候車、逾時不候
  2. 請安、問好。
    【例】問候、敬候興居
  3. 事物的情況或徵兆。
    【例】症候、火候、徵候
  4. 時間、時令、時節。
    【例】時候、天候
  5. 服侍。
    【例】伺候
  6. 診察。
    【例】候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òu
解釋:
[動]
1.偵察、探察。《說文解字.人部》:「候,司望也。」《呂氏春秋.慎大覽.貴因》:「武王使人候殷。反,報岐周曰:『殷其亂矣!』」漢.高誘.注:「候,視也。」《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
2.等待。如:「候車室」、「逾時不候」、「恭候大駕」、「稍候一會兒」。《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3.探望。如:「問候」。《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援嘗有疾,梁松來候之,獨拜床下,援不答。」《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兩公子聽見,便同公孫去候姑丈。」
4.服侍。如:「伺候」。《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勃字叔陽,年十二能誦詩、書。常候援兄況。」《宋史.卷二四二.后妃傳上.孝章宋皇后傳》:「性柔順好禮,每帝視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饌。」
5.診察。《北齊書.卷四九.方伎傳.馬嗣明傳》:「刑邵子大寶患傷寒,嗣明為之診,候脈。」《黃帝素問靈樞經.卷九.衛氣失常》:「候病所在,骨之屬者。」
6.占卜。《後漢書.卷三○下.郎顗傳》:「能望氣占候吉凶,常賣卜自奉。」《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二十三曰占候醫卜,效驗多者,為方術之最。」
7.北平方言。指支付、付清。如:「候帳」、「這桌酒菜,張先生已候過鈔了。」
[名]
1.時間、時令、時節。如:「天候已經不早了,快回去吧!」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遊太和山日記》:「山谷川原,候同氣異。」
2.事物的情況或徵兆。如:「症候」、「火候」、「徵候」。《列子.周穆王》:「覺有八徵,夢有六候。」《晉書.卷一二.天文志中》:「凡遊氣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風雨之候也。」
3.用來瞭望、監視敵情的碉堡。通「堠」。《史記.卷二五.律書》:「願且堅邊設候,結和通使。」《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築亭候,修烽燧。」唐.章懷太子.注:「亭候,伺候望敵之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ā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偵察、探察。《說文解字.人部》:「候,伺望也。」《呂氏春秋.慎大覽.貴因》:「武王使人候殷。反,報岐周曰:『殷其亂矣!』」漢.高誘.注:「候,視也。」《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舊唐書.卷四四.職官志三》:「都護之職,掌撫慰諸蕃,輯寧外寇,覘候姦譎,征討攜貳。」

2. 用來瞭望、監視敵情之碉堡。通「堠」。《史記.卷二五.律書》:「願且堅邊設候,結和通使。」《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築亭候,修烽燧。」

3. 探望。如:「問候」。《字彙.人部》:「候,訪也。」《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趙武信君不知通不肖,使人候問其死生。」《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援嘗有疾,梁松來候之,獨拜床下,援不答。」唐.孟郊〈立德新居〉詩:「拂拭貧士席,拜候丞相轅。」《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兩公子聽見,便同公孫去候姑丈。」

4. 等待。如:「候車室」、「逾時不候」、「恭候大駕」、「稍候一會兒」。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國演義》第九回:「卿不候奏請,輒入長安,意欲為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次日青衣小帽,同押解人到朝候旨。」

5. 服侍。《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勃字叔陽,年十二能誦詩、書。常候援兄況。」《宋史.卷二四二.后妃列傳上.孝章宋皇后》:「性柔順好禮,每帝視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饌。」《儒林外史》第二回:「船家叫他伺候著,明日早走。」

6. 占卜。《後漢書.卷三○下.郎顗襄楷列傳.郎顗》:「能望氣占候吉凶,常賣卜自奉。」晉.干寶《搜神記》卷一:「超皆能通其旨意,用之占候。」《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二十三曰占候醫卜,效驗多者,為方術之最。」

7. 診察。《北齊書.卷四九.方伎列傳.馬嗣明》:「刑邵子大寶患傷寒,嗣明為之診,候脈。」《黃帝素問靈樞經.卷九.衛氣失常》:「候病所在,骨之屬者。」

8. 事物之情況或徵兆。如:「徵候」。《列子.周穆王》:「覺有八徵,夢有六候。」《晉書.卷一二.天文志中》:「凡遊氣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風雨之候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七.酒食》:「每說無物不堪喫,唯在火候,善均五味。」《三國演義》第三一回:「且說袁紹自舊歲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

9. 時間、時令、時節。如:「天候已經不早了,快回去吧!」南朝齊.謝朓〈出下館〉詩:「麥候始清和,涼雨銷炎燠。」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遊太和山日記》:「山谷川原,候同氣異。」《儒林外史》第一回:「那日,正是黃梅時候,天氣煩躁。」

10. 北平方言。指支付、付清。如:「候帳」、「這桌酒菜,張先生已候過鈔了。」

注音: ㄏㄡ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候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