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é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éng |
解釋:
[名] 1.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5.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6.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形]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動] 1.可以做、有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3.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副] 1.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2.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3.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oh |
作者: | 張素珠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日本古典藝能。《能》又稱《能樂》,源於猿樂,包含舞、狂言、吟誦和音律,約形成於十五世紀。早期結合部份的田樂、曲舞、小曲(Ko-uta)、舞樂以及延年舞,在室町及安土桃山時期,《能》為主要娛樂;江戶幕府則將能樂規定為武家的儀式樂。演出一般為單式能(一幕)或複式能(二幕);依主題之不同,一般分為神能、修羅物(武士靈)、鬘物(女性)、雜能和鬼能五類。演出方式以往為逐一上演五種劇目,近來則僅演出部份精華內容。從莊重到嚴肅,浪漫到詼諧,表現多樣。演員全由男性擔任,角色有Shite(主角)和Waki(配角)兩者,前者以非現實人類(如前述神、男、女、鬼、狂等)為多,後者以僧侶、修行者為主;另Tsure(主角的隨從)、Wakizure(配角的隨從)和子方(Kokata,兒童演員)等,人物極為精簡。主角通常戴假面,演員們走路時足踵從不離地。能劇集大成者世阿彌(Zeami Motokiyo, 1363-1444)在他的《花傳書》(Kadenshi)中指出著手訓練一個《能》表演者,應從吟誦及舞蹈二種藝術(Nikyoku)和三體(Santai)開始,所謂三體是指:老人的老體(rotai)、女人的女體(nyotai)、和武士的軍體(guntai)。《能》所採用的素材,取自神道和佛教的戒律,能劇的腳本是用一種變化的散文和韻文寫成,二者都押韻,因為意境全視曲調、音階和速度而定,所以很難加以翻譯。傳統的《能》劇舞台為18呎見方,舖木板,觀眾從三面觀賞,連接到演員休息室的長廊有4呎寬9呎長。《能》的伴奏稱囃子〔見Hayasi〕,使用小鼓、大鼓、太鼓、笛四種樂器,演奏者也要吟詠,分由不同演奏者擔任,另有一合唱隊,可能在舞台右方側,舞台上沒有佈景,但演員服飾十分華麗而講究,打扮成中世紀宮廷風格。 |
|
參照: Euqenio Babra《A Dictionary of Theatre Anthropology》1991、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lîng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傳說中之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愁悉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 才幹、技藝。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南朝梁.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 人才、具才幹者。《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 擅長、勝任。《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5. 相善、和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蕭)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6.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7.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8.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而成之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呈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9. 物質運動之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亦稱為「能量」。 10.當副詞: ⑴ 可以、能夠。如:「能免則免」。《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⑵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⑶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沖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
|
注音: | ㄋㄥ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能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