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領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ㄥˇㄅㄨˋ
  2. ㄈㄨˊㄕㄤˋㄨㄟˊㄏㄨˋㄐㄧㄥˇ˙ㄗ˙ㄉㄜㄅㄨˋㄈㄣˋㄖㄨˊ:「ㄌㄧㄥˇ」。
  3. ㄉㄚˋㄍㄤㄧㄠˋㄉㄧㄢˇㄖㄨˊ:「ㄧㄠˋㄌㄧㄥˇ」、「ㄍㄤㄌㄧㄥˇ」。
  4. ㄊㄨㄥˇㄕㄨㄞˋㄖㄨˊ:「ㄊㄨㄥˇㄌㄧㄥˇ」、「ㄌㄧㄥˇㄉㄠˇ」、「ㄕㄨㄞˋㄌㄧㄥˇ」、「ㄉㄞˋㄌㄧㄥˇ」、「ㄌㄧㄥˇㄅㄧㄥ」。
  5. ㄐㄧㄝㄕㄡˋㄑㄩˇㄖㄨˊ:「ㄌㄧㄥˇㄑㄩˇ」、「ㄌㄧㄥˇㄑㄧㄢˊ」、「ㄌㄧㄥˇㄑㄧㄥˊ」、「ㄌㄧㄥˇㄎㄨㄢˇ」、「ㄨˋㄓㄠㄌㄧㄥˇ」。
  6. ㄒㄧㄠˇㄨˋㄌㄧㄠˇㄐㄧㄝˇㄖㄨˊ:「ㄌㄧㄥˇㄏㄨㄟˋ」、「ㄌㄧㄥˇㄨˋ」、「ㄌㄧㄥˇㄌㄩㄝˋ」。
  7. ㄙㄨㄛˇㄍㄨㄢˇㄒㄧㄚˊ˙ㄉㄜㄖㄨˊ:「ㄌㄧㄥˇㄊㄨˇ」、「ㄌㄧㄥˇㄎㄨㄥ」、「ㄌㄧㄥˇㄏㄞˇ」、「ㄌㄧㄥˇㄩˋ」。
  8. ㄘㄞˊㄋㄥˊㄖㄨˊ:「ㄅㄣˇㄌㄧ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領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ǐng
解釋:
  1. 頸部。
    【例】引領而望
  2. 衣服圍護頸部的部分。
    【例】領子、衣領
  3. 大綱、要點。
    【例】要領、提綱挈領
  4. 受取。
    【例】領情、領餉、失物招領
  5. 引導、統率。
    【例】帶領、領導、率領
  6. 曉悟、了解。
    【例】領會、領悟、領略
  7. 所管轄的。
    【例】領土、領空、領海
  8. 量詞。計算物件數量的單位。
    【例】一領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ǐng
解釋:
[名]
1.頸部。《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2.衣服圍護頸部的部分。如:「領子」、「衣領」。《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3.大綱、要點。如:「提綱挈領」、「要領」。
4.量詞。古代計算上衣、袍子或被子等的單位。《漢書.卷六八.霍光傳》:「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
[動]
1.統率。如:「率領」。《漢書.卷六六.楊敞傳》:「爵為通侯,總領從官。」
2.受取。如:「領情」、「領餉」、「失物招領」。宋.蘇軾〈與楊濟甫〉二首之二:「遠蒙厚惠蜀紙藥物等,一一如數領訖。」
3.曉悟、了解。如:「領會」、「領悟」。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一三:「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4.引導。如:「帶領」、「引領」。唐.元結〈宿洄溪翁宅〉詩:「老翁八十猶能行,將領兒孫行拾稼。」
[形]
所管轄的。如:「領土」、「領空」、「領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í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統率、主導事情。
  2. [[動] ] 接受、承受、取得。
  3. [[動] ] 擁有、管轄。
音讀: niá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領子、衣領。衣服圍護頸部的部分。
  2. [[量] ] 計算單件衣服、褲子、裙子、棉被的單位。
  3. [[動] ] 受取、取得。
  4. [[動] ] 統率、主導事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頸部。《說文解字.頁部》:「領,項也。」《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戰國策.秦策三》:「若有敗之者,臣請挈領。」《抱朴子.外篇.清鑒》:「譬猶眼能察天衢,而不能周項領之閒。」

2. 衣服圍護頸處之部分。如:「領子」。《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鄧析子.無厚》:「驅逸足於庭,求猨捷於檻,斯逆理而求之,猶倒裳而索領。」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下.滇遊日記三》:「壑西北有遙巘最高,如負扆挈領,擁列迴環。」

3. 大綱、要點。如:「提綱挈領」。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文以辨潔為能,不以繁縟為巧;事以明覈為美,不以深隱為奇;此綱領之大要也。」宋.朱熹〈中庸章句序〉:「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領者,然後乃敢會眾說而折其中。」清.黃宗羲〈答張爾公論茅鹿門批評八家書〉:「鹿門八家之選,其旨大略本之荊川、道思,然其圈點勾抹多不得要領。」

4. 統率。如:「率領」。《字彙.頁部》:「領,統理也。」《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爵為通侯,總領從官。」《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杜微》:「猥以空虛,統領貴州,德薄任重,慘慘憂慮。」《儒林外史》第一回:「朝廷果然遣一員官,捧著詔書,帶領許多人,將著綵緞表裡,來到秦老門首。」

5. 統率之人。《隋書.卷五○.列傳.郭榮》:「黔安首領田羅駒阻清江作亂,夷陵諸郡民夷多應者,詔榮擊平之。」《水滸傳》第二回:「且說少華山寨中三個頭領坐定商議,為頭的神機軍師朱武。」《清史稿.卷一一七.職官志四》:「統領掌前鋒政令,遴滿、蒙銳兵,以時訓練其藝。」

6. 曉悟、瞭解。如:「領悟」。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一三:「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紅樓夢》第四八回:「黛玉笑道:『共記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紅圈選的,我盡讀了。』黛玉道:『可領略了些滋味沒有?』」《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又說到了大餐間裡吃飯,千萬不可搔頭皮、剔指甲,及種種犯人厭惡之事,饒鴻生一一領會。」

7. 受取。如:「領餉」、「失物招領」。《字彙.頁部》:「領,受也。」宋.蘇軾〈與楊濟甫〉二首之二:「遠蒙厚惠蜀紙藥物等,一一如數領訖。」《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領命,引軍星夜投潁川來。」《紅樓夢》第三八回:「鴛鴦小蹄子越發壞了,我替你當差,倒不領情,還抱怨我。」

8. 引導。如:「帶領」。唐.元結〈宿洄溪翁宅〉詩:「老翁八十猶能行,將領兒孫行拾稼。」《水滸傳》第二回:「董將士使個人,將著書簡,引領高俅逕到學士府內。」《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來了兩部東洋車,西洋人在前領路。」

9. 所管轄者。如:「領空」、「領海」。《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沒有全不管我們主權隨他到處亂駐的道理,這不是成了他們的領土了麼?」

10. 才能、本事。《老殘遊記》第七回:「大盜係有頭領,有號令,有法律的,大概其中有本領的甚多。」《文明小史》第一一回:「諒他幾個生童,有多大的本領,敢毀本府的祠宇?」

11. 量詞。古代計算上衣、袍子或被子等之單位。《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晉書.卷四四.列傳.盧欽》:「帝悅,賜志絹二百匹,……鶴綾袍一領。」《紅樓夢》第四九回:「正說著,只見寶琴來了,披著一領斗篷,金翠輝煌,不知何物。」

注音: ㄌㄧ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領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