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電影 - 教育百科
教 | |
育 | |
電 | |
影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ducational Film |
作者: | 田耐青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影的原始用途,可以說完全是為了科學的研究,而非為娛樂。十九世紀末,法人馬黑(E.J. Marey)曾攝製過幾部科學影片,一部是關於昆蟲飛翔的情形。一部記錄水中動物的生活狀態。一九○○年法人卡瓦羅(M.J. Cawallo)攝製了一部青蛙消化過程的影片,康曼頓(R.J. Comandon)也攝製了許多生理解剖的影片,及幾部微生物放大的顯微影片。直到一九○一年以後,美國才有大規模的攝影場出現,也才有商業電影公司及電影明星。自此之後,電影迅速成為最流行的娛樂潮流,於是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電影是一種娛樂媒體,而不是一種教育媒體。一九一七年美人敦曲(E.A. Dench)出版〔電影教育〕(Motion Picture Education)雜誌,大力宣導電影的教育價值之後,美國的教育者才漸漸改變他們的觀念,把電影當成教育的輔助教材。於是才有教育電影或教室電影的產生。 最初的時候,美國教育界對「將教室變成電影院」的構想並沒有積極推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技術上的困難。由於三十五毫米(公釐)迅速成為制式的影片規格,其放映的機器不但昂貴而且體積也相當龐大。而許多早期的電影都是以硝酸鹽底片為製片原料,此種底片非常容易燃燒,危險性大。而且許多州規定只有有執照的放映師才能放映電影。加上早期的電影大多是默片,放映時需有專人在旁邊大聲朗讀旁白,對老師而言,使用非常不便。凡此種種都使美國教育界在早期並不熱衷在教學上使用電影。反而是軍方成為大規模使用教育電影的創始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軍方拍了一系列的電影教導士兵認識性病。戰後,因為電影的製作及放映技術都有長足的進步,而且有許多優良品質的教育電影片可供選擇,所以學校才慢慢開始使用教育電影。在我國方面,電影最早是用來從事文宣活動的(如抗日戰爭期間各省組成的電影巡迴隊)。遷臺後,政府與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於民國四十一年簽約,共同發展視聽教育。在美國人力與財力的援助下,當時各級學校最常見的進口視聽機器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電影放映機(其他四件為幻燈機、實物放映機、錄音機及投影機)。電影在學校教學中被廣泛的使用,這可以從民國四十八年的初中入學考試作文題目「假如教室像電影院一樣」中遙想當年的盛況。一九七○年代,錄影媒體興起,由於其價廉、易操作、可重複使用等特性,使得教育電影漸漸失勢,至今已幾乎完全為其所取代。 教育電影有一些特殊的效果是其他一些媒體(如幻燈媒體)所沒有的,這些效果有很大的教育價值,詳述如下。 1.動態(motion):電影中活動的影像其實是一種幻覺。電影攝影機拍攝下一系列的靜態影像,經過沖印顯影後成為一格格的靜態畫面,然後再以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將這些畫面投射在銀幕上。由於眼睛會將所看到的畫面暫時保留在腦海中,於是這些快速呈現的靜態畫面看起來便成為動態的影像。這種現象稱之為視覺暫留。這種特性使電影特別適合用來呈現動態的教材,如細胞分裂的過程。 2.慢動作(slow motion):肉眼看來發生太快的事件可以用慢動作處理,方便觀察分析。 3.快動作(fast motion):放映在銀幕上的動作比正常情況為快,可以節省觀看的時間且有滑稽的效果。 4.間時攝影(time-lapse photography):最多用於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將有定時啟動裝置的攝影機架在植物旁邊,攝影機固定每間隔一段時間(如兩小時)拍攝一張畫面,如此經過數天乃至數月,從播種、萌芽,一直到開花結果,它的全部生長過程都被攝影機記錄下來。這樣用間時拍攝的影片在正常每秒二十四張畫面的速度放映下,真實情境下需幾天或幾個月才能完成的過程,只需幾秒鐘或幾分鐘就可以在電影上演完。 5.凍結活動(frozen motion):讓影像暫停,與慢動作效果搭配,方便觀察分析。 6.顯微攝影(micro photography):將顯微鏡與攝影機搭配,將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影像記錄在電影片上,供團體重複觀賞。 7.動畫效果(animation):卡通影片就是動畫效果的作品。將動作分解,畫成一張張逐步進行過程又大同小異的圖畫,並將這些圖畫依序拍成一格格畫面,再利用視覺暫留的原理,以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放映,即成動畫的效果。除了圖畫外,偶也可拍成動畫效果,非常受孩童的歡迎。 教育電影還可以把外面的世界帶進教室,也可以使不能重演的事實呈現觀眾眼前。這種有教育價值、教育意義的影片,就稱為教育電影。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